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心理需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家長要清楚孩子的心理需要是什麼。

1、 被愛與價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 被愛而接納, 孩子才有安全感與價值感。 父母對子女示愛時, 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 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 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2、 安全感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 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 社會化的過程也受到阻礙, 還可能造成疑心病, 成為剛愎自用的人。 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 學習新的事物, 他的情緒和智慧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Advertisiment

3、 常規

常規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棟房子的牆壁, 它給生活一個界限及廣度。 只有當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事, 他才會覺得舒適自在。 所以常規是安全感的來源, 常規的建立可以給孩子提供自由成長的順序感。

4、 新的學習經驗

現代兒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是成長中的個體, 其心智慧力的發展是其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後天學習經驗而達成的。 從出生起, 兒童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 才能發展出正常的智慧、語言、人際關係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

5、 鼓勵

在兒童的教養過程中, 鼓勵的重要性大過其他方面, 因為缺乏鼓勵是造成兒童偏差行為的基本原因。

Advertisiment
所以說, 有偏差行為的孩子也就是一個受挫折的孩子。 每一個小孩子都需要持續給予鼓勵, 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 如果沒有鼓勵, 孩子無法成長及發展, 也無法獲得歸屬感。 鼓勵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它強調給予孩子一種自我尊重及成就的感覺。

6、 責任

兒童需要責任感, 讓他負責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 如穿衣、收拾玩具、掃地等, 可以幫助他瞭解自己的重要性, 建立自信心, 學習互助的精神及確立責任感。

7、 認同的楷模

兒童良好品行養成的必要條件是生活中有良好楷模供他學習認同。 因此, 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 而且要注意身傳言教的影響, 使自己的言行對子女產生正向認同的作用。

8、 尊重

民主的生活建立於互相尊重,

Advertisiment
如果只有一方表現尊重則是不平等的。 父母必須尊重孩子和他的權利。 唯有對孩子的能力有信心, 才能對孩子表現尊重。 尊重孩子是表示把他當作大人一樣有權利做決策。 但是, 權利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做任何大人做的事情, 而是使孩子瞭解在家庭中,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而每一個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權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