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是如何被扼殺的?在他們成長的路途上, 我們又能做點兒什麼呢?
正確答案是唯一的嗎?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 很多家長就已經在做著同樣的事--將孩子逼上想像力、創造力慘遭扼殺的絕路。 從耐心而溫和地告知孩子正確答案, 到簡單粗暴地否決孩子的想法、做法, 最終都殊途同歸, 走向了一個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終點。
讓我們看看下面的場景:
一位媽媽指著一本書上的簡筆劃香蕉問孩子:這是什麼呀?
孩子不假思索便回答:月亮。
媽媽:怎麼會是月亮呢?月亮長得像這個樣子嗎?
Advertisiment
孩子:是的。
媽媽:你認真看看, 到底是什麼呀?
孩子:就是月亮呀。
媽媽:你看, 這裡還有一個把兒呢。 它到底是什麼呀?
孩子:月亮。
媽媽:不對, 這是香蕉。 記住了啊, 這是香蕉。 你看, 這個才是月亮呢。
我相信, 對很多父母來說, 這個場景並不陌生, 它也許發生在身邊其他人身上, 也許就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那個月牙一般的形狀, 為何不可以是月亮、小船、眉毛或者其他事物, 而必須是香蕉呢?正確答案真的是唯一的嗎?
過分求同可能壓抑創新的能量我能理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不由自主這樣去教導我們的孩子, 是因為我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我們成長過程中接收到的一切早已銘刻到我們骨子裡, 成了我們下意識的反應。
Advertisiment
當他內在的聲音被否決, 初始時, 他會抗爭。 抗爭失敗, 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孩子會以更加強有力的方式繼續抗爭, 於是, 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 孩子的內心充滿了對抗的能量, 對抗的能量與創新的能量此消彼長, 創新的能量自然就被削弱了;另一些孩子學會了乖巧地服從, 他創新的能量則被壓抑了, 變得無法流動。
當這樣的場景不斷上演, 終有一天, 孩子因習得性無助(是指人或動物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 便會感到自己對於一切都無能為力, 喪失信心, 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態)而放棄抗爭,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思維、行事模式, 與學齡前的經歷關係密切。 一個從小就唯唯諾諾、不得不逢迎家長的孩子, 成年後也很難擺脫這種模式。 小時候他可能期待家長、老師給出正確答案, 成人後, 他只好期待領導、同事給出正確答案, 輕易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或因依賴他人給出想法而變得沒有自己的想法。 但凡需要自己做決定時, 他就無所適從。 試想, 一個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想法或者根本就缺乏想法的人, 他的想像力、創造力如何體現呢?
求同,Advertisiment
不過, 我也很欣慰地看到, 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 常常有朋友諮詢我:我的孩子就知道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走, 別的孩子幹什麼, 他就跟著幹什麼。 更氣人的是, 有些事情他明明不想幹, 但不懂得拒絕, 人家要他幹, 他就乖乖地幹。 我也告訴過他, 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情, 如果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可以告訴人家我不想做, 但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這個狀況呢?我非常理解父母們的這種擔憂, 誰甘心自己的孩子將來缺乏主見, 人云亦云呢?
事實上, 孩子跟隨小夥伴, 僅僅是他模仿與學習過程中一個階段性的需求而已。 隨著他社交技巧越來越嫺熟, 他在跟隨與模仿他人的過程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資訊,
Advertisiment
要做到這點, 其實並不複雜, 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與遊戲中腦子裡有這根弦, 稍微用點心思就可以了。 比如搭積木, 這是我們很多家長都會跟孩子玩的一個遊戲, 那麼, 利用搭積木的機會, 我們就可以不著痕跡地給孩子一些引導。 在琛琛小的時候, 我是這樣參與他的遊戲的:
琛琛:媽媽, 你幫我搭個大高樓吧!
我:沒問題呀, 看我的。 我一般都會回應, 隨後認真地陪他搭高樓。 而他會模仿。
當然, 不管孩子如何模仿,我們搭的高樓總會有差異。當這種差異呈現出來的時候,我一般會將關注的重心引導到這種差異上來:哇,你搭的跟我不一樣呢!我覺得你這個高樓很有特點哦。你看,這一層樓還是半圓形的呢。嗯,我也要再搭一個不一樣的高樓。然後我們開始搭各種不一樣的高樓,並且,雙方都很享受自己搭得與眾不同。
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搭大高樓時,就算他一次只能搭兩三塊積木,我能搭七八塊,他也不會因此產生挫敗感。因為他不需要跟我去比誰搭得高,誰搭得好,他關注的重心在這個與眾不同的過程,以及各自搭出的高樓有什麼特別之處。當他關注的重心在這些方面的時候,他呈現的都是他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他的想像力、創造力便得到了呵護與激發。
允許孩子有一些不一樣的行為、想法與表現,是讓他們如其所是,站得更高,走得更遠的前提。當孩子入學前就已經具備這樣的特質,上了學,不管這個同質化的教育體制如何如何,這些早年植根於他潛意識的影響依然會發揮作用,我們就不需要有那麼多的擔憂了。
不管孩子如何模仿,我們搭的高樓總會有差異。當這種差異呈現出來的時候,我一般會將關注的重心引導到這種差異上來:哇,你搭的跟我不一樣呢!我覺得你這個高樓很有特點哦。你看,這一層樓還是半圓形的呢。嗯,我也要再搭一個不一樣的高樓。然後我們開始搭各種不一樣的高樓,並且,雙方都很享受自己搭得與眾不同。當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搭大高樓時,就算他一次只能搭兩三塊積木,我能搭七八塊,他也不會因此產生挫敗感。因為他不需要跟我去比誰搭得高,誰搭得好,他關注的重心在這個與眾不同的過程,以及各自搭出的高樓有什麼特別之處。當他關注的重心在這些方面的時候,他呈現的都是他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他的想像力、創造力便得到了呵護與激發。
允許孩子有一些不一樣的行為、想法與表現,是讓他們如其所是,站得更高,走得更遠的前提。當孩子入學前就已經具備這樣的特質,上了學,不管這個同質化的教育體制如何如何,這些早年植根於他潛意識的影響依然會發揮作用,我們就不需要有那麼多的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