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需要物質

孩子的成長其實並不是單一的靠豐富的物質來保障的,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關愛、親情的慰藉。

一位剛下班回家的父親, 臉上寫滿了疲倦。 兒子問父親一個小時的工資是多少, 父親有點不高興地說:“20元。 ”

兒子聽了以後叫父親借他10元, 父親很氣憤地說自己工作這麼辛苦, 一個小時也才20元, 這小子肯定要把我的錢拿去買什麼玩具, 氣勢洶洶地叫兒子馬上回房間睡覺。 待父親冷靜下來, 他再去找兒子, 說要把錢給兒子。

兒子聽了很高興, 從床底又拿出了一些錢。 父親這時更加氣憤了, 問兒子:“為什麼自己有錢了還叫我再給你。

Advertisiment

兒子說: “我這裡錢還不夠, 現在夠了, 我有20元了, 爸爸, 我要用這20元買下你的一個小時, 你陪我玩。 ”

與很多家庭一樣, 父母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 根本抽不出時間陪孩子, 遺失的是一種親情, 一種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父母的愛——孩子不要你給他買多少玩具, 他只要你陪著他, 這就夠了。

也有少數父母工作之余, 只顧自己娛樂消遣, 根本不管孩子的一切, 認為孩子只要不缺吃穿, 不缺錢花, 自己的義務就盡到了。 其實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這樣環境下的孩子常常很孤獨, 精神營養嚴重不足。 他們的苦惱無人關切, 如果周圍環境再不好, 稍微出現一些不良引誘, 便極容易走入歧途。

有這樣一個故事:

Advertisiment

淩晨一點, 有一對父母搓完麻將回家, 見女兒房門大開而無人, 於是急撥在市里當領導的親戚電話, 領導打電話向校長要人, 校長打電話“騷擾”班主任, 這麼層層折騰完畢, 已“雞叫頭遍”。

學校新的一天開始, 那學生坦然上學, 全不知“昨夜星辰”下父母、領導、老師“動干戈”的事。 一問, 原來這學生到同學家過夜住已不止一次, 理由是“反正他們忙於搓麻將, 回家也沒人理我”。

現實中, 這類“失陪”的家長為數不少。 上例中的孩子, 平時父母忘乎所以, 出了事才驚慌失措。 由此可看, 孩子“野掉”, 往往是父母疏于對孩子飲食起居、喜怒憂樂的及時關注察覺而造成的。

有的家長覺得只要捨得給孩子花錢、給孩子最充裕的物質條件,

Advertisiment
就算是最大的感情投資。 殊不知, 現代學生最缺少的不是金錢物質, 而是心理呵護, 親情關愛。 有意識地騰出時間與孩子一起吃吃飯, 散散步, 聊聊天, 逛逛書店, 下下棋, 利用有限的“邊角”時空, 進行零距離的情感溝通, 因勢利導, 才能獲得孩子心悅誠服的最佳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