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成長需要三大環境

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環境的薰陶, 有了環境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教育就會事半功倍, 一個人健康成長是離不開環境的, 這種影響力不是與生俱來的, 而是需要先天的培養的, 也就是說, 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就能感受到這種影響力,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的成長需要哪些環境。

一、自然環境:增添智慧與靈性

懷孕的母親保持一種輕度愉悅的心態, 不是喜悅與高興, 是一種吻玫瑰花般, 深呼吸後的恬淡、舒展、滿足的感覺。 因為母親的心跳是孩子生命的律動, 興奮與悲傷這樣過大的情緒都會讓胎兒不安。

Advertisiment
生命與自然是一體的, 在生命誕生與形成的初期階段, 嬰幼兒的知覺與大自然是互相開放與連接的。 所以, 孕育中的母親、3歲以下的孩子多與自然接觸會給孩子增添智慧與靈性。

二、母嬰關係:決定孩子的基本內心結構

家庭的人際關係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大環境, 首先是母嬰關係, 母親與孩子親密互動的行為方式決定孩子成年後的基本內心結構, 很多心理與情緒的問題可能根植于早年孩子與母親關係中的挫敗、創傷與缺失, 無條件地接納、溫暖、關懷、照料是重要的。 母親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 正是孩子與外部世界建立良好關係的心理基礎。 良好的親子關係需要足夠的相處時間乘以相處時投入的情感,

Advertisiment
兩者缺一不可。 2歲以下的孩子母親需要更多時間陪伴在他的身邊, 除了愛與無微不至的關照, 感恩孩子的到來也是重要的。

三、循序漸進的教育:發展知識與思維

第三大理想的環境是循序漸進的教育, 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種發展序列, 首先是觸覺, 然後是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孩子知覺外部世界是以感受的積累慢慢展開並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每個生命都蘊含著全部的自然資訊, 孩子的很多知覺資訊是從內部喚醒並獲得, 不是從外部學習而來。 新生兒的第一年, 這些知覺能力是否飽滿關鍵在於合適的時間得到適度的資訊刺激, 每一種資訊刺激都會喚起孩子的知覺, 由此發展出知識與思維。 皮膚是生命最具靈性的部分,

Advertisiment
除了母親的撫觸, 讓孩子的皮膚可以儘早親近大自然的陽光、風、草石、溪水……是必須的。 自然蘊含的資訊是豐富且生動的, 人類建造的環境單調且呆板, 兒童的知覺需要足夠的刺激, 只有自然的聲、光、色、味、型、體才能滿足兒童知覺發展的需要。 知覺的深度與飽滿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 孩子的心智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塊土壤是否肥沃和寬廣。 兒童的知覺能力遠大于成年人對世界的感知, 在沒有言語、理性、秩序、價值感以前, 兒童的知覺與大自然同質, 是一種未知的、動態的、複雜的、以差異為中心建立的多樣性結構。 在接受人類文化與言語教育後, 知覺逐漸變為靜態、分類與簡單, 並接受共性、統一性為中心的認知方式。
Advertisiment

對於每個孩子來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才寶寶, 只有教育好的寶寶,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所受到的環境是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的, 寶寶出生之後的家庭環境是會影響孩子心理的, 而父母的教育則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