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挫折和失敗讓孩子自己面對

孩子的挫折和失敗讓孩子自己面對。

(1)支持和鼓勵孩子“自己來”

我們不僅要支持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而且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鼓勵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 比如, 孩子摔倒了,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 讓孩子自己爬起來;當孩子鞋帶松了, 爸爸媽媽不要怕耽誤時間, 讓孩子自己來系;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鬧矛盾時, 家長不要輕易就參與其中, 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等等。 讓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 體驗“挫折”的滋味, 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

(2)讓孩子學會換個角度來找方法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

Advertisiment
我們不僅要讓孩子開動腦筋想辦法, 更要會想。 比如, 當小皮球滾落到沙發底下, 如果孩子用手去拿, 怎麼都夠不著, 您可以提示孩子可以借助工具, 告訴他如果拿一個小棍就可以輕易地把皮球撥出來。 啟發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 如果一個方法行不通, 可以嘗試用其他的方法來解決。

(3)讓孩子體驗成功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 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地去面對, 而不是逃避, 更不是由家長來代勞。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設計一些事情, 讓孩子擁有通過努力最後取得成功的體驗。 比如, 和孩子一起去爬山, 當孩子通過堅持終於爬到山頂的時候, 內心也會充滿成就感, 這時您別忘了要啟發孩子, 告訴他做任何事情,

Advertisiment
都是只有嘗試、堅持、克服困難才能獲得成功, 並且告訴孩子“你很棒!你能行!”

(4)容許孩子“失敗”

孩子成長的路上沒有失敗。 即使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得不夠好, 家長也不要去責怪孩子, 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沒有做好的原因在哪裡, 更主要的是要讓孩子鼓起勇氣, 重新再來。 這裡需要家長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 您千萬不要為了“鼓勵”孩子, 不僅不告訴孩子真相, 還表揚孩子。 比如孩子畫畫時, 沒有畫好, 您不能為了照顧孩子的情緒就對孩子說:“你畫得很棒!媽媽非常喜歡。 ”要給孩子正確的是非判斷標準。 應該讓孩子懂得失敗並不可怕, 只要能從失敗中找到原因, 吸取經驗教訓, 將來一定能取得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