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激情從哪裡來?

我常常聽別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社會上也流行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 可是很多時候, 就是這些“興趣班”把孩子累得失去了所有“興趣”。 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保持長久的興趣和激情呢?

小時候我學鋼琴, 也像現在很多孩子一樣, 本打算拿到最高級別認證後就一輩子不再碰這個讓我一看就討厭的東西。 但是後來, 我的一位高中老師教會我用鋼琴彈奏我喜歡的流行歌曲, 那時我的激情也隨著被點燃起來, 否則我可能早就對鋼琴說再見了。

我家老大和老二也都很愛音樂。 他們小時候, 我沒有逼他們練琴,

Advertisiment
更沒有逼他們學樂理。 我只是説明他們點燃對音樂的激情。 首先是讓他們在充滿音樂的環境中自然地得到薰陶, 從而不知不覺地就喜歡聽和演奏各種音樂了。 當音樂成為我們全家的共同愛好後, 就可以組建成林家樂隊, 將美妙的音樂分享給更多的人。

其次, 他們學校的音樂主任酷愛音樂, 他的激情感染了很多學生。 學校裡到處都有人想組建樂隊、籌備演出, 而校園裡的“明星”也都是樂隊成員。

老大就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還挺受歡迎。 此外他愛上了作曲, 他為學校畢業典禮譜了一首交響樂曲。 他在研究古典交響樂大師的作品時, 看到了他們的成就, 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後悔小時候沒有刻苦練琴, 於是決心在畢業後的整個暑假裡都要認真練琴。

Advertisiment
我相信, 有了這份激情, 即使我不逼他, 他也會學得更快、更好。

孩子的激情從哪裡來?

老二則喜歡上了學校交響樂隊的第一小提琴手, 那是全校小提琴拉得最出色的女孩子。 他們開始在雙方父母的監督下交朋友。 我們兩家給他們規定了非常清的交往界限, 同時鼓勵他們一起參與社區服務, 培養共同興趣。 認識她以前, 老二是一個純粹的搖滾樂架子鼓手, 現在他開始轉型打爵士架子鼓, 還開始學大提琴, 為的是跟女友配奏。 在短短兩個月裡, 因為天天跟女友一起練習學校交響樂隊的曲目, 他已經能夠拉比較難的曲子了, 還加入了三個古典樂隊。 每天下課後, 他一定會練習1到2小時的架子鼓和1個小時的大提琴,

Advertisiment
根本不需要我們提醒。 不知不覺中, 老二儼然成了一個高水準的“音樂家”了。

所以, 報不報興趣班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為孩子找到充滿激情的老師。 如果在學校或班裡有一個老師可以點燃孩子對某個科目的興趣, 我們一定要想盡辦法讓孩子有機會和這位老師接觸, 受他的感染。 這個世界有知識、有文憑的老師很多, 但是真正把全部激情投注於專業領域, 並且願意在課外時間輔導、影響學生的老師並不多。 萬一我們找不到這樣的老師, 就要自己成為這樣的老師, 用我們的激情感染孩子。 學校與家庭就是如此互補的。

如果孩子所學的領域我們並不擅長, 那麼在他們最初的興趣形成之後,

Advertisiment
就需要幫他們尋找更高層次的老師。 正如我們的林家樂隊的確點燃了孩子對音樂的激情, 但是我們夫婦對他們演奏的樂器的瞭解達不到專業的程度。 當老二的架子鼓達到一定水準, 學校的老師也難以繼續指導他的時候, 就只能讓他到更好的爵士音樂學院去學習了。

作業

1. 思考一下你的生活。 你對什麼有激情?這種激情怎樣影響到了你的孩子?

2. 同樣的問題也問問你的配偶。 他的激情有沒有影響到你和孩子?這種激情有沒有變成你生命中的積極動力?通過共同的興趣, 如何把你們全家團結成一個整體?

3. 假如目前你們家庭成員沒有共同的興趣, 請一起坐下來討論一下, 你們可以一起培養哪些新興趣並一起學習,

Advertisiment
然後制定詳細的計畫。

小編總結:激情就是一種有益的“細菌”, 接觸不到的人就不被感染。 就像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所說, 教育不是要灌滿一個水桶, 而是要點燃一把火。 一旦激情被點燃, 孩子的學習就不需要我們家長去監督了, 甚至他們還會反過來感染我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