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究竟哪去了?

寒假到了, 孩子們期待過上自由快樂的生活, 而一些家長卻長籲短歎, 只因為孩子的假期作業越來越複雜, 大部分內容都需要家長説明, 甚至有些必須由家長代勞才能完成。

“一到假期就像上了枷鎖般不自由, 還不如上班輕鬆。 ”同事小張在一旁發牢騷, 可是嘮叨歸嘮叨, 小張的“活兒”可不錯, 暑假裡學校讓孩子搞社會調查, 我們單位的家長都是拷貝他的成品。

“媽, 我們老師說了, 英語要每天讀, 家長得幫忙對話;科學品德要背誦, 還得家長簽字;語文默寫生字, 數學出奧賽題……”我沒好氣地問, “你們老師還說什麼?”孩子看我臉色不對,

Advertisiment
小聲地說:“我們老師還說, 明年就要升初中了, 這個寒假絕對不能放鬆, 讓我們提前預習新書。 ”

“做小學生的家長, 就一個字――累!”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 雖然“減負”年年在喊, 可孩子的負擔沒見少, 家長的“功課”倒是越來越多, 甚至開始“陪讀”、“陪學”, “我們小時候上學, 從來沒有這麼麻煩過大人呀!”

家長們對此既疑惑又無奈, 讓他們更為憂慮的是, 一些孩子已經養成了對家長的“依賴症”, 失去了獨立學習的能力。

在一所市重點小學, 一年級新生佈置了一份長期作業《觀察記錄一粒豆子的生長過程》, 年底到了交作業時間, 也成了家長難過的“年關”。 有家長稱, 就是這個作業把自己鍛煉成了“全才”, 每天給豆子拍照,

Advertisiment
記錄豆子的生長狀態, 把照片和文字按日期整理好, 編輯排版, 列印成冊, 這對6歲孩子來說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基本都是家長代勞。

為什麼老師要把擔子壓給家長?根源還是應試制度惹的禍, 大家都看重分數, 而小學生成績的差異往往就取決於家長的關注程度。 家長抓得嚴, 看得緊, 孩子的成績就有保障, 最後老師家長皆大歡喜。

可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呢?家長“陪讀”使孩子常常處於依賴、被動的狀態, 在“全才家長”的背後, 是應試教育帶來的集體焦慮, 如果老師和家長無法改變這種焦慮, 那麼小學生的“學習依賴症”就無法得到根治。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孩子在發育期間的學習能力會特別強嗎?

    發育關鍵期結束了,我們再想讓孩子掌握這個本領或者技能的話有可能就掌握不了了,有可能學習時間就比原來多得多。所以要強調孩子相應的技能應該在發育關鍵期內進行相應的訓練,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的獨立怎麼教育?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題目頗大,許多家長感覺無從著手。其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其次就是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詳細答案]

  • 3回答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在思想上要認識到孩子獨立性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瞭解孩子的發展過程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前...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在發育期間的學習能力強嗎?

    兒童在發育過程中,神經網路建立得越緻密,孩子就越聰明。發育關鍵期結束了,我們再想讓孩子掌握這個本領或者技能的話有可能就掌握不了了,有可能學習時間就比原來多得多。所以要強調孩子相應的技能應該在發育關鍵... [詳細答案]

  • 1回答

    運動,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多重要

    學習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學習能力包括認知能力、閱讀能力、書寫能力、數學能力、空間能力、運動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我們每天都在運用著的各項能力,主要是在嬰幼兒期發展起來的。學習能力發展的最...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