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獨立性需要在潛移默化中慢慢獲取

馬上就是我最喜歡的小侄女雨涵的生日了。 今年她滿六歲, 即將踏入小學大門, 我想要給她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

想了很久, 我決定送她一個巨大的拼圖玩具。

“生日快樂, 涵涵。 ”

“嘿嘿, 謝謝小姨。 ”

“涵涵, 你想用這個拼圖拼出什麼呢?”我問道。

她用嘴巴抿著手指, 眼睛滴溜溜地轉動著, 想了一會說道:“我想要拼一個機器貓。 ”

“為什麼?”

“有了它, 就有了所有呀!因為它有任意門, 可以隨時變出我想要的東西。 ”涵涵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被她的可愛逗笑了。

涵涵就是一副急性子, 說做就做。 她拆開了拼圖包裝盒子, 把所有零星的碎片倒在地板上,

Advertisiment
雙手托著腮, 眼睛盯著這些碎片, 然後把顏色一樣的碎片放在一起, 拿出機器貓的圖紙研究了起來。 她自言自語道:“先從頭部拼起吧。 ”於是拿著碎片, 對照著機器貓的圖紙, 慢慢地開始拼湊起來。 我欣慰地在一旁看著。 只見她拼了又拆, 拆了又拼, 有時候會略顯急躁和懊惱。 時而三四塊拼在一起, 時而又分搭不同的顏色, 慢慢地, 機器貓的雛形已經漸漸出現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 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 她獨自一人基本上完成了機器貓的拼圖。 此時的涵涵, 卻顯得有些急躁, 我知道她需要我的説明了。 終於, 她向我開口了:“小姨, 這個機器貓拼好了, 我想把它掛在牆壁上, 卻不知道怎麼掛。 我想請您幫個忙。

Advertisiment
”看著她誠懇的眼神, 我真是無法拒絕這個可愛小姑娘的請求。 我幫她穿好了掛牆的繩子, 釘好了圖釘, 抱起了她, 讓她親手將自己拼湊而成的機器貓掛在自己的床頭上。 看著她的作品, 我祝賀道:“涵涵, 生日快樂。 ”她高興地笑成一朵花:“謝謝小姨。 ”

這是我送給涵涵的一份禮物——拼圖, 也是我要送給她的三份禮物——動腦、動手、動口。

乖乖網分析:

學前兒童總是在家長、教師的呵護下成長, 在步入小學時, 很多孩子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適應, 因此, 在學前期間, 需要培養孩子自身的獨立性。 在《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尊重和滿足幼兒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 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 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立、自理的嘗試。

Advertisiment
”當然, 這種獨立性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在潛移默化中慢慢獲取, 涵涵自己拼圖就是一個從遊戲中獲取獨立性的例子。

動腦

涵涵想把拼圖拼成機器貓就是她自己的一個想法, 而且是一個動了腦筋的想法——想用機器貓變出更多好玩的東西。 這就是孩子獨立思考的結果, 說明孩子能夠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獨立的思考, 而且敢於、勇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動手

想要機器貓後, 可以讓大人幫忙買、幫忙拼, 但是必須自己動手。 雖然是一個簡單的小拼圖, 卻動用了孩子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這段時間裡, 雖然有急躁有煩惱, 但是她基本上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湊起來了。 這就是本著“大人放手, 孩子動手”的原則。 在孩子做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能夠增強自信心, 提高獨立做事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助於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

動口

在學前階段, 孩子肯定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 真正的獨立性並不是所有問題讓孩子自己解決, 也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忙。 在自己能力確實不足以完成任務的時候, 主動請求別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自強自立的表現, 在別人的幫助中也能獲取成功的快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