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用餐禮儀要從小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餐桌禮儀

具備基本的禮儀, 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 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 禮儀是被眾人所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Advertisiment

禮儀是給人提供愉快的體驗、替別人著想的一種習慣, 而餐桌上的禮儀, 可以適用於各種禮儀。 具備基本的禮儀, 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任何場合任何地點, 周圍的人會覺得你是個很有品位、替別人著想的人, 禮儀是被眾人所愛戴的重要條件之一。

那麼我們如何來培養孩子好的餐桌禮儀和規矩呢?禮儀絕對不是到了一定時候, 自然而然地就會長在身上的東西。 只能通過別人的傳授, 而滿懷愛心來教給孩子的, 只能是父母。 教孩子禮儀的時候,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懷著一顆愛心, 溫柔地去教。 最好不要在剛吃飯還餓的時候去提醒他這樣那樣, 吃完飯後父母和孩子都比較放鬆的時候再去說比較好。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用餐禮儀為何重要?

用餐禮儀是最基礎的禮儀, 在未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接觸到。

用餐時舉止得當, 會被周圍的人認為是有品位、為他人著想的人, 會被大家所喜愛與尊敬。

未來人生中許多重要的機會, 就隱藏在這樣的許多細節之中。

然而, 由於現在雙職工家庭的增多, 家長們平時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相處, 只有在晚上或週末一起吃飯的時候, 可以與孩子交談。

孩子還沒開始吃飯, 家長就詢問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 常常是喋喋不休、甚至有時會指責批評, 孩子用餐的心情沒有了, 帶著難過或厭煩的心情吃飯, 也不利於腸胃的消化, 久而久之也就不願意好好吃飯了。

另外, 用餐禮儀是家庭規則意識很重要的一部分,

Advertisiment
是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積極生活態度的體現。 用餐注意守規矩, 體現出了家庭的教養、對生活的尊重與熱愛。

孩子應掌握的12個最基本的餐桌禮儀

1、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我們的每一頓飯。

這種感恩包括對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各種當季的美味,

Advertisiment
包括對培育這些食品的人, 也包括給我們補充營養和能量的這些食物。 這種感恩的心情, 比起拿筷子的方式, 比起吃飯的坐姿, 更應該作為一種家庭的文化, 不斷傳承下去。

2、請長輩先入座, 並先給長輩盛飯。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孩子小的時候, 家長就要做好示範, 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 並先給長輩盛飯。 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 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 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 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 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3、吃完飯之前不要離開座位

除了飯前洗手外, 最好讓孩子養成吃飯前處理完上廁所的問題, 這樣可以更安心、放鬆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 保持挺拔的姿勢。

Advertisiment

這樣不但好看, 而且還有利於消化。

5、正確地拿筷子

其實只要1個小時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用筷子, 單單是一個用筷子, 就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教養, 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筷子, 一種道具可以用於各種食物, 蘊含著深厚的以不變應萬變、以簡單應對複雜的傳統文化精髓, 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

6、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聲喧嘩。

7、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

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 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調走, 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別人, 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 並且顯得比較自私。

8、吃飯的時候盡可能不要發出聲音

教育孩子嚼飯的時候儘量閉著嘴, 喝湯的時候也慢慢等湯涼了再喝, 不要上來就西裡呼嚕地喝。

9、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事情。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孩子也會有很多事情想與爸爸媽媽分享,請珍惜這段時間。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吃飯時也儘量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再忙也不要在吃飯時長時間接手機了,畢竟在這麼繁忙的現代社會,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擾地在一起吃一頓飯,其實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10、飯後對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

11、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

餐桌禮儀要從平時開始訓練

對大部分家長來說,春節期間,跟家人、客人一起進餐的機會比平時多很多,而這也是對孩子進行餐桌禮儀教育的極好機會。每個家長都希望帶孩子出去時獲得朋友的讚賞,不過,家長的功課要做在前面,要從平時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餐桌禮儀,這樣到了一定的場合,才不會出現一些本不應有的尷尬。

培養餐桌禮儀的方法:

1、一起用餐。孩子與父母一道用餐的機會越多,越會學到應有的禮儀。

2、不要求快。在同一時期內有計劃的教會一個或兩個禮儀。

3、目標合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儘量瞭解孩子的能力,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齡的差別。

4、要有彈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對勁,就放鬆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動有趣。孩子想像豐富,都喜歡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時不妨擺設精美的餐點,邀請他們盛裝赴宴,教會他們舉止要與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稱。

6、經常操練。父母帶孩子到餐館用餐,在公眾場合讓孩子熟悉平時所學的禮儀。

7、正面教導。孩子對禁止他們做的事易生反感。與其在他們做錯事之後批評他們,不如事先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8、善用機會。在節假日或節慶場合,抓住時機教導孩子穿著、餐飲及應對的原則。

9、解釋原因。在任何時侯都儘量向孩子解釋要遵守禮儀的原因,這樣做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覺性。

10、樹立榜樣。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學習,也可借助錄影帶、書籍、圖片等進行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永遠跟著孩子,也不可能守著他們一輩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禮儀這些細節幸福的積累,一定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也一定可以成就他們更加美好的人生。

不要上來就西裡呼嚕地喝。

9、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幹別的事情。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孩子也會有很多事情想與爸爸媽媽分享,請珍惜這段時間。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吃飯時也儘量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再忙也不要在吃飯時長時間接手機了,畢竟在這麼繁忙的現代社會,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擾地在一起吃一頓飯,其實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10、飯後對準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

11、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

餐桌禮儀要從平時開始訓練

對大部分家長來說,春節期間,跟家人、客人一起進餐的機會比平時多很多,而這也是對孩子進行餐桌禮儀教育的極好機會。每個家長都希望帶孩子出去時獲得朋友的讚賞,不過,家長的功課要做在前面,要從平時就開始關注孩子的餐桌禮儀,這樣到了一定的場合,才不會出現一些本不應有的尷尬。

培養餐桌禮儀的方法:

1、一起用餐。孩子與父母一道用餐的機會越多,越會學到應有的禮儀。

2、不要求快。在同一時期內有計劃的教會一個或兩個禮儀。

3、目標合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儘量瞭解孩子的能力,對某個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齡的差別。

4、要有彈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對勁,就放鬆一下,延到第二天。

5、生動有趣。孩子想像豐富,都喜歡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時不妨擺設精美的餐點,邀請他們盛裝赴宴,教會他們舉止要與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稱。

6、經常操練。父母帶孩子到餐館用餐,在公眾場合讓孩子熟悉平時所學的禮儀。

7、正面教導。孩子對禁止他們做的事易生反感。與其在他們做錯事之後批評他們,不如事先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

8、善用機會。在節假日或節慶場合,抓住時機教導孩子穿著、餐飲及應對的原則。

9、解釋原因。在任何時侯都儘量向孩子解釋要遵守禮儀的原因,這樣做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覺性。

10、樹立榜樣。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學習,也可借助錄影帶、書籍、圖片等進行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永遠跟著孩子,也不可能守著他們一輩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禮儀這些細節幸福的積累,一定可以不斷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也一定可以成就他們更加美好的人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