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 其實社交能力行不行。 跟性格沒有關係。 大家通常認為孩子的社交表現還是受性格的影響, 比如比較害羞或者比較容易發怒的孩子, 社交表現可能不太好, 但是科學研究表明, 無論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 最終都能發展出良好的社交能力。
Advertisiment
只能說外向型的孩子更願意去嘗試, 相對鍛煉的機會會比較多一些。 而內向型孩子的風格通常會先觀察, 對這個事情把握比較大時, 才會去做, 這樣成功的機會也會大一些。
主動幫助孩子參與
孩子還不到3歲, 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 他們沒有辦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意圖, 自己協商解決問題。 不能直接把孩子扔在社交環境中, 讓孩子的問題孩子自己解決。
比如, 如果孩子遇到小霸王欺負人, 大人要出面保護孩子的安全。 孩子被欺負了要及時分開, 讓對方道歉。 無論對方怎麼回應, 這個行為會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你如果只是口頭鼓勵孩子:“快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通常也沒用, 孩子自己也想跟小朋友玩,
Advertisiment
比如, 有兩個小朋友在玩過家家的遊戲, 父母先帶孩子參與進來, 說我們是修理工, 可以幫你你們修廚房怎麼樣。 等自己和孩子一起加入後, 可以說我還有事, 請這位小修理工幫你們修吧, 然後自己再退出。 這樣就成功的幫孩子融入一個社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