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孕早期胎兒那麼小, 也聽不見父母說話, 不需要進行胎教。 其實這個時期的胎兒雖然聽不見父母說話, 但是你的情緒、你的心情還是會影響到寶寶。
研究發現, 胎兒大腦發育從妊娠第四周開始, 這時胚胎已形成三個原始腦泡。 妊娠第八周起, 胎寶寶腦神經細胞開始增殖, 到妊娠第三個月, 腦細胞增殖進入第一個高峰。 在妊娠第七個月, 胎寶寶的腦細胞開始增大, 腦細胞功能逐漸形成。 出生時寶寶的腦重量達到350克左右。
智商高的孩子, 無一不是腦神經細胞和腦神經膠質細胞發育良好甚至優秀的。
Advertisiment
另外, 據優生學的研究和調查發現, 腦細胞數量足不足, 結構分化是否完善, 對嬰兒將來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胎寶寶腦細胞數量的增殖和所供給的蛋白質、核酸及一些輔助營養素是否充分有關;而腦細胞結構分化的好壞, 則與有沒有對胎寶寶進行各種信號刺激以及信號本身性質有關。
比如高雜訊刺激胎寶寶, 會使寶寶聽覺遲鈍甚至先天耳聾, 使寶寶出生時低體重及大腦細胞數量不足, 智力發育低下。 又如一些偏僻山村的孕媽媽, 由於交通不便, 生活環境孤寂, 寶寶在胎兒期和嬰兒期的腦發育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我們經常說“言傳身教”, 在胎教中更是如此, 胎教就像一個隱藏起來的基因開關, 懷孕期間父母的言行, 可以通過行為遺傳變成寶寶自己的基因。 所以, 准父母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旦通過胎教這把鑰匙打開了基因開關, 可能會直接影響寶寶以後的行為及情感模式哦。
美國俄亥俄州有幾位心理專家做了一個關於孕期性格遺傳的跟蹤調查, 在調查中跟蹤了70多對母子。 他們驚詫地發現, 在這些被調查的孩子中, 出生以後最多可以攜帶母親孕期性格的37.5%。
究其原因, 是胎寶寶在孕中後期為適應母體的心理環境, 會主動調整自己大腦的某個發展方向。
Advertisiment
日本學者七田真曾表示, 如果准媽媽對胎寶寶持消極態度, 孩子生下後會不願向母親敞開心扉, 會產生自閉心理, 並且愛哭, 不願學習, 不願與人接觸。
而准媽媽如果保持孕期心情舒暢, 不斷地和胎寶寶講話, 送去愉快的資訊, 孩子生下來則會具備以下六個特徵:1.總是笑呵呵;2.夜間不哭鬧;3.語言能力強, 學話快;4.理解力和接受能力超群;5.性格活潑, 願意與人接觸;6.右腦發育好, 想像能力強。
七田真的觀點也進一步表明, 進行胎教和不進行胎教, 對寶寶心理發展的影響大不一樣。 上述經過胎教後出現的六個特徵,
Advertisiment
胎教雖然可以促進胎兒在智力、個性、情感以及動作、行為、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育, 讓寶寶在學走、學說話及反應靈敏度、記憶力等方面都優於一般兒童, 但寶寶出生後的身心發育還是更多地取決於後天的繼續教育、遺傳和家庭社會環境等因素, 以及個人的興趣、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
所以, 每一位准媽媽做胎教時都不要功利化, 我們不是要寶寶絕頂聰明、成為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