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養?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在活動中經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 我不會”、“老師, 我幹不好”、“老師, 我不會畫”, 我認真觀察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 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特點:

1.上課很少舉手, 發言不積極。

2.情緒不太穩定, 有時沉悶、冷淡, 有時活潑愉快。

3.在自選活動中, 總是挑選最容易的任務。

4.喜歡獨自遊戲, 參加合作遊戲時, 不願當領導者。

5.注意力有時渙散, 懼怕嘗試新任務。 常常會說“我不會”, “老師, 怎麼弄呀?”“我學不好。 ”缺乏主動精神和創造勇氣。

6.極少提出意見建議, 有分歧爭論時, 較易退縮、讓步、放棄主見。 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

Advertisiment
在作業或遊戲中途, 有時會旁觀和閒逛, 忘卻目標。

7.家庭中一些不良的環境因素。 家庭中父母對自己的子女總是竭盡全力為其解決困難, 什麼都包辦代替, 又或者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 一味地對孩子“高標準、嚴要求”, 而孩子由於難以達到父母的要求, 經常遭受失敗, 缺乏成功的體驗, 逐漸養成了遇事畏懼退縮, 對自己缺乏信心。

孩子在幼兒時期往往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和自主願望, 什麼都要自己來, 雖然常常自不量力, 但這種“我自己幹”的願望卻體現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 表現出一種原始的尋求自我肯定的需要, 這時我就巧用妙法, 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1. 示範法

幼兒模仿性強, 尤其愛模仿成人的行為。

Advertisiment
因此, 當有些事情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時, 不要責備他們。 我就通過示範, 讓他們感到這些事情並不難, 從而使他們增強自信, 敢於嘗試。

2. 獨立完成法

有時, 我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 比如插圖、計算操作活動、穿鞋等等。 如果孩子自己做了, 無論結果怎樣, 我都給予鼓勵, 使他們感受到經過自己努力而取得成功的樂趣, 並且逐步建立和增強獨自做事的信心, 從而更加樂於自己獨立去做事。

3. 心理暗示法

當孩子對某件事缺乏信心, 有畏難情緒時, 我總會對他講, 你能做好這件事, 只要用心去做, 什麼事都能做好。 平時我也經常對他們進行肯定, 在這種長期的積極暗示下, 孩子的自信心不斷增強, 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4. 讓孩子自己選擇法

Advertisiment

允許孩子做出簡單的選擇, 比如對他說:“今天你是到積塑區去還是到折紙區活動?”當沒有選擇餘地的事情出現時, 應該堅持正確的要求, 只要你的要求是合理的, 孩子也會對他必須做的事有信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