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的自尊心該如何維護

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心理因素, 如果損害、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從而帶來不良的後果。  

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有些父母對孩子事事不放心, 這也不讓做, 那也不讓碰, 甚至怕孩子添麻煩而粗暴地阻止。 其實這種“不讓做”、“不放心”也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 久而久之, 不僅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更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 並對父母產生對立和不滿的情緒。  

幼兒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時期, 此期, 他們開始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保護自己的自尊心。

Advertisiment
有的孩子晚上尿床後, 父母就諷刺、挖苦孩子, 第二天還告訴幼稚園老師和其他小朋友, 使孩子“當眾出醜”。 也有些父母一碰到熟人就當著孩子面數落孩子如何調皮、不聽話, 如何不懂事, 把孩子數落得一無是處。 父母這種做法是對兒童人格的羞辱, 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使孩子心理上產生種種不正常的反應。 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 經常使孩子出醜, 將會使孩子變得不以為恥、習以為常, 無形中對不好的行為起了加深作用。  

如果孩子經常處於被輕視、被當眾貶低或受指責的地位, 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膽小、畏縮的毛病。 同時, 孩子的不知羞恥也會助長孩子不誠實和任性的毛病。  

孩子難免犯錯誤,

Advertisiment
不教育不行。 但教育的目的是讓他知錯就改。 打罵、訓斥、恐嚇是強烈的刺激, 如果經常訓斥孩子, 反而會不斷提高孩子適應“被訓斥”的能力, 導致教育無效, 而且使孩子出現逆反心理。 因此, 父母首先得克制自己得情緒, 等平靜下來後再用和藹的語言把道理講給孩子聽, 使孩子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 這比單純地訓斥孩子效果要好得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