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責任心從哪里來

孩子的責任心從哪里來

孩子的責任心從哪里來?不言而喻, 孩子的責任心是從家庭的環境中來, 是從學校的教育中來, 是從社會實踐中來。 這里家庭環境尤為重要!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要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首先家長就要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 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呢?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許多父母把無限的愛都傾注到了孩子身上, 對孩子的關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讓孩子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的生活, 本來是他們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長代勞了,

Advertisiment
應該自己負的責任全都由家長承擔了。 因此, 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長放棄對孩子的溺愛, 讓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孩子去為自己多承擔一些責任。


2.讓孩子品嘗挫折學會承擔


孩子處于成長之中, 對一些事情表現出沒有責任感也是正常的, 因為許多時候他不知道責任是什么, 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品嘗一下辦事情不負責任的后果, 教孩子如何去面對并接受這次失敗的教訓, 從中獲得成長。 如孩子在學校違規受罰, 一定要支持老師的做法, 不要想方設法去替孩子解圍。 孩子接受到懲罰的后果, 同時承擔能力也就增強了。

Advertisiment


3.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孩子有對自己喜歡和崇拜的人進行模仿的心理傾向, 而父母在小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絕對的權威。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巨大的。 家長的一些所作所為, 孩子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長期的耳聞目染不由得孩子不受影響, 不由得孩子不去效仿。 一個對孩子、對長輩、對愛人、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責任感的家長, 即使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責任心, 孩子也會很不服氣, 也會很不以為然。 所以說, 父母只有在生活中嚴以律己, 給孩子做好表率, 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4.讓孩子參與家庭生活提高責任感的意義


家庭是孩子發育成長的最重要場所, 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發點和歸宿所在。

Advertisiment
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從家庭這塊陣地入手, 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讓孩子感覺到他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 當孩子體會到了他在整個家庭里并不是可有可無的, 他確實是被整個家庭所需要的時候, 他對家庭的責任感也會油然而生。 要做到這一點, 家長首先必須轉變觀念, 不能老把他當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 家里的一些事情, 都可以讓孩子發表一下意見, 對孩子提出的好的建議、好的想法, 要積極采納并加以表揚和鼓勵。


5.不要讓孩子逃避推卸責任


要想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勇于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不論孩子有什么樣的過失, 只要他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

Advertisiment
就要讓他去勇敢地面對, 不能讓他逃避和推卸, 更不能由大人出面解決。 比如孩子損壞了別的孩子的玩具, 家長就應要求孩子自己去幫人修理或照價賠償;孩子一時沖動打傷了人家, 家長就應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門道歉, 并鼓勵孩子去照顧被打傷的孩子等等。


6.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良好的責任心是要靠堅強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態度來維持的, 而這恰恰是許多孩子所缺失的。 孩子好奇心很強, 興趣愛好很廣泛, 但是缺乏堅持性、自制力, 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打退堂鼓, 不愿意再堅持下去。 這是孩子在成長中的問題, 而非孩子沒有責任心。 因此, 為了增強孩子的責任心, 家長平時就應當注意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負責到底的良好習慣。

Advertisiment
交給孩子去做的事情, 要由小到大, 由易到難, 還要家長全程監督, 發現問題及時地糾正, 決不允許孩子做到一半就隨意放棄, 直到孩子從頭至尾認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 然后表揚孩子是有這個能力的, 而不是家長堅持的成績, 鼓勵孩子勇敢的單獨的去完成一件事。


7. 對孩子要重過程輕結果


孩子在生理成長過程中, 思維與行為是有差異的, 孩子的手或許很笨, 動作也不利索, 做事情還會經常出錯, 這些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家長在培養孩子做事的過程中, 一定要沉得住氣, 一定要學會等待, 一定要能夠容忍孩子的不完美。 決不能因為孩子床鋪疊的不整齊、書桌收拾的不利落、襪子沒有洗干凈或動作慢就代替孩子做。 要知道,孩子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體驗才能逐漸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做事所得到的對“責任”的一種寶貴的心理體驗,只有這樣的心理體驗多了,孩子的責任意識才能不斷地得到強化和提高。如果家長過于看重結果,在孩子做的不夠快不夠好的時候,對孩子進行埋怨和責備,或者圖省事的取而代之,這非但不能讓孩子的責任意識增強,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會給孩子留下逃避責任的可乘之機,繼而孩子還會故意拖延、表現得能力不足而逃避做家務。





要知道,孩子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體驗才能逐漸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做事所得到的對“責任”的一種寶貴的心理體驗,只有這樣的心理體驗多了,孩子的責任意識才能不斷地得到強化和提高。如果家長過于看重結果,在孩子做的不夠快不夠好的時候,對孩子進行埋怨和責備,或者圖省事的取而代之,這非但不能讓孩子的責任意識增強,反而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同時也會給孩子留下逃避責任的可乘之機,繼而孩子還會故意拖延、表現得能力不足而逃避做家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