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七種動作不正常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時父母覺得孩子的舉動十分怪異, 有時父母覺得孩子有些過於乖巧, 都擔心自己的孩子生病了。 根據調查, 孩子如果有這其中動作則可以認定為不正常舉動。

“都6個月大了, 我的小孩還不會坐。 ”“我的小孩平時總會把頭偏往一側。 ”“我小孩都1歲 多了, 還不會說話, 是不是發育比其他小孩子晚啊?”在日常生活中, 剛當上爸爸媽媽的人, 經常會有以上的疑問。

父母們沉浸在小孩帶給他們的喜悅同時, 也在為小孩“不正常”的行為習慣犯愁。 醫生指出, 一些不良行為習慣,

Advertisiment
很可能預示著某些疾病, 因此家長要格外警惕寶寶的“不正常”舉動。 另外, 通過發育商測試, 便可知道嬰幼兒心智發育水準, 目的是為了早發現早治療。

以為“發育晚”原是腦癱

琪琪(化名)今年4歲了, 記者剛看到琪琪時, 她表現得很乖, 看見熟人就會打招呼, 嘴巴特甜。 除了腿腳有點不方便外, 看不出她有任何異于常人的地方。 兒童康復主任醫師告訴記者, 琪琪其實是一個腦癱患者, 曾在2歲時被檢查出患有腦癱。 因此琪琪現在不但走路不太方便, 而且智力也比正常小孩要低一點。

2歲時的琪琪在送來醫院檢查時, 連坐都坐不穩, 也不會爬, 交叉腿也打不開, 更別說會站了。 除了不會站, 琪琪也不會說話, 因此家裡人才帶她到醫院檢查。

Advertisiment
醫生經過詢問後得知, 琪琪在很小的時候, 就有一些不尋常的生理習慣和行為動作:不會吸吮手指、頭老是往後仰、做什麼事情都比同齡人要晚很多。 但是家裡人只是覺得琪琪發育比較晚, 並沒有意識到琪琪可能存在其他毛病。

家長態度

寶寶出問題才檢查

一些家長向記者講述他們小孩的情況。 黃女士說, 她的小孩現在已經10個月大了, 但是以前並沒有進行過任何體檢。 直到最近發現小孩頭總是習慣性地往右偏, 這才想到來醫院檢查。 其他家長基本上都是如此, 當發現小孩的一些不正常舉止時, 才帶小孩來做檢查。

婦幼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說, 目前很多家長為小孩做兒童體檢的意識並不是很強,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認為小孩的這些“小問題”只是發育遲緩, 並沒有足夠地重視。 加上一些小醫院醫生篩查意識不強, 或是根本沒有受過相關方面培訓的測試人員和康復人員, 導致很多小孩等到四五歲才發現問題, 這樣的話治療效果並不好。 因此提高家長們為小孩做體檢的意識, 也是當務之急。 平時就應該按照一定的年齡段進行體檢, 不要等到孩子有問題了才來檢查。

專家提醒

需警惕七種舉止

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小孩比較難帶或愛哭鬧或不哭或聲音無力、餵養很難、身體過軟等。 家長往往會認為這是因為小孩不乖、不聽話, 因此忽略了小孩的這些表現。 其實, 這些症狀往往是懷疑小孩是否有腦損傷的外在表現形式。

Advertisiment
如果需要確診有何不正常的話, 則需進行神經心理發育測試, 測試的結果就是“發育商”。 發育商也稱為DQ, 是用來衡量嬰幼兒心智發展水準的核心指標之一。

專家提醒廣大家長, 當小孩出現以下幾點異常情況時, 說明小孩的發育可能有問題, 需要引起高度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