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好吃的, 我要飛機, 我要小車車……”3歲的兒子是“要多多”, 每次去超市看到喜歡的東西總會要個不停。 如何幫助兒子改掉這個壞習慣呢?
孩子貪心時家長不知道如何處理, 源於看不懂孩子貪心背後的心理動機, 不明白孩子為何要了這還想要那。 如果能夠覺察到孩子貪心背後的原因, 對症下藥, 問題的處理或許就簡單得多:
1.親子活動過少導致的貪心不足孩如果家長提供的親子活動過少, 或者為了做自己的事情, 經常塞給孩子一堆東西來行使保姆的功能, 孩子就容易在喜歡的東西中尋求安慰。
Advertisiment
孩如果孩子拿到了想買的東西卻不珍惜, 或者並未表現出明顯的興趣, 則可以考慮孩子在用玩具等東西來補償其他方面的欲求, 比如, 得不到滿足的情感, 內心的失落與寂寞等等。 由於這種對玩具的貪戀不過是對內心欲求的補償, 無論拿到多少玩具, 他的內心需求都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如果是這種情況, 家長就要多給孩子適合其心理需求的愛。
3.家長過於寵愛導致的貪心孩子無節制地索要新玩具的習慣也可能是家長慣出來的, 因為家長不捨得拒絕孩子, 百依百順, 那麼孩子也會習慣性地任性索取。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種事先的約定, 則進行事後的約定, 比如, 買玩具可以, 但買的每一個玩具, 都要玩10天以上, 如果玩不滿10天, 下次的購買要求就要被拒絕等。 此外, 如果孩子喜歡聽故事或者看書, 還可以結合孩子的這一喜好, 把對貪心的教育融入到故事或主題繪本閱讀中, 以孩子能夠接受的形式具體呈現貪心的後果, 讓孩子明白知足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