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看電視聲音開很大小心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也叫滲出性中耳炎, 是以中耳積液(包括漿液、黏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中耳非化膿性疾病, 是常見且多發的耳科疾病, 目前認為其發生可能與咽鼓管功能障礙、感染、免疫反應等有關。 兒童由於其特殊的生理結構, 咽鼓管的直徑僅為成人的1/2, 鼓室口與咽口呈水準位置, 再加上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因此, 他們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分泌性中耳炎, 據有報導, 約90%的兒童在學齡前曾罹患過分泌性中耳炎。

患有分泌性中耳炎時, 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也不會有聽力下降, 但隨著病程的遷延可引起傳導性耳聾,

Advertisiment
聽力開始有些下降。 早期輕微的傳導性耳聾常被家長所忽視, 也有些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就診, 說孩子最近看電視總是將聲音開得很大, 或者是喊他的時候經常都聽不到, 或者總是“啊?啊?”地聽不清別人的話, 帶去醫院檢查時才被發現原來是“分泌性中耳炎”惹的禍。

早期的中耳炎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大部分患者的聽力都還是可以得到迅速恢復的, 但也有一些患者由於未及時發現而貽誤了最佳治療的時機, 使中耳持續處於負壓狀態, 繼而出現中耳硬化或粘連等現象, 嚴重的甚至造成聽力永久性的下降, 給患兒的終身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因此,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顯得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那麼,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分泌性中耳炎患兒呢?家長或老師當發現孩子對聲音的反應遲鈍, 或存在有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危因素, 如鼻塞、打鼾、腺樣體肥大、經常感冒等的時候, 最好還是能帶孩子去耳鼻喉科, 請專業的醫生通過體格檢查、耳鏡檢查及聲導抗測試等, 來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 鼓室聲導抗測試檢查簡便, 沒有太大的創傷性, 是目前診斷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規方法。

另外, 腺樣體肥大的患兒因後鼻孔發生阻塞, 同時可對咽鼓管進行壓迫而引發相關併發症, 目前認為腺樣體肥大是引起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 對於腺樣體肥大患兒應認真進行體格檢查及耳鏡檢查,

Advertisiment
不論聽力是否有下降, 最好都能常規地進行聲導抗測試。

一旦確診是“分泌性中耳炎”時, 對於一些不伴聽力下降等耳部症狀的分泌性中耳炎, 因其常有自愈性, 可以觀察3個月, 但期間要注意複查鼓膜及聲阻抗情況, 決定是否需要治療。 對於一些存在聽力下降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先給予藥物保守治療3個月, 若治療後仍是無明顯效果, 或者總是反反復復發作的, 則建議行鼓膜置管術等手術干預, 對於腺樣體肥大併發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兒保守3個月無效需要手術時要同時實施腺樣體切除術, 以免引起患兒中耳炎反復發作易變成聽力永久性受損, 造成終生的遺憾。

 通訊員:林惠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