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真的無憂無慮?

小立的故事

小立兩歲了, 媽媽決定請新保母照顧小立, 自己回原來的工作單位工作。 在帶小立認識保母、漸進式的拉長小立在保母家的時間過程中, 小立似乎沒有太多不尋常的行為出現, 但是媽媽卻還是敏感的察覺小立變得特別黏自己、害怕一個人獨處、晚上常常驚醒……。

婷婷的故事

婷婷三歲半, 是個性格活潑、外向、愛笑的小女孩, 每天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 總愛探索生活裡的新奇事物和結交朋友。 ”頃著這樣的個性, 爸媽除了讓她在三歲時開始進入幼幼班學習, 另外幫她在課餘安排鋼琴、繪畫與直排輪課程,

Advertisiment
假日的時候他們還會一起參加教會的活動。 但是近來婷婷脾氣變得越來越大, 常無端發怒、抱怨自己很累不想去才藝課, 連幼幼班老師也察覺婷婷上課時表現動機降低、胃口變差。 爸媽帶婷婷看小兒科醫師, 小兒科醫師檢查後表示婷婷身體很健康, 或許她只是太累了, 需要一些自己的閒置時間……。

對小時候所留有的記憶與現在成人的生活相比, 我們常覺得過去總是沒有壓力, 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玩樂, 所以有時我們不自覺的會認為, 孩子的生活比起大人們的世界容易多了!但放下身段以孩子的目光看事物, 我們會發現孩子和我們一樣, 也可能面對壓力的感受。

像上述案例中婷婷的壓力, 來自於“過度的學習安排、缺乏個人空間”;小立的壓力,

Advertisiment
則源自於“生活習慣與依附關係的變動”。 生活中的變動與不確定性、環境氣氛的改變等, 都是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面對的壓力來源;若比較過去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差異, 我們的孩子除了面對生活刺激、學習要求增加, 過去較少遷徙且自然、穩定的生活情境, 以及親族彼此照護、手足眾多的支援性系統結構已式微, 所以作父母的我們, 不該再忽視孩子的壓力議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