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眠時出汗或稍一活動就出汗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在醫院就診的患兒中, 有夜汗症及汗多的寶寶占了約70%, 而其中因為患有佝僂病、肺結核、輕度貧血等疾病造成多汗的只占極少數, 絕大部分的寶寶查不出特殊疾病, 醫生在多數情況下回答是小兒生理性出汗, 無需治療。
雖然寶寶的生長發育一切正常, 排除了上述各種病症, 無需治療, 但出汗太多總讓人擔心。 據我觀察, 寶寶除了穿衣或蓋被過多引起多汗外, 與飲食也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的家長不再擔心寶寶營養不良, 而是要擔心營養過剩,
Advertisiment
民間有句老話:“魚生火, 肉生痰, 青菜豆腐保平安。 ”魚蝦吃多了, 內熱重, 寶寶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特別容易出汗, 白天常常是一活動就出汗, 晚上更是汗多濕了衣服或被子。
2.因內熱重、能量大, 寶寶精神旺盛, 一天到晚玩個不停, 不知疲乏。
3.有的寶寶因長期大量出汗使得津液耗損過多, 表現為口唇、舌面發紅、發幹, 手心、足心發熱, 口幹, 大便乾燥呈顆粒狀, 甚至造成肛裂。
Advertisiment
4.脾氣急躁, 注意力不易集中, 自控能力差。
5.因出汗過多, 津液耗損, 水分減少, 有些寶寶的皮膚偏黑。
6.因內熱重, 寶寶容易上火。 一旦受涼感冒, 寶寶容易發高燒並常伴有扁桃體發炎。
7.鼻子容易出血。
以上所列舉的症狀, 多數與飲食不當有直接的關係。 如果你的寶寶出現上述情況, 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1.暫停吃魚蝦1~2周, 改吃各種肉類, 如豬肉、雞肉、鴨肉、牛肉, 並多吃蔬菜如青菜、白菜、包菜、芹菜、胡蘿蔔、土豆等, 看看寶寶是不是因為飲食的改變而使汗量明顯減少。 如果控制了魚蝦的攝入, 寶寶的汗就明顯減少, 那麼家長就要改變寶寶的飲食習慣, 以肉類、蔬菜為主, 魚蝦為輔, 魚蝦一周各吃一次就可以了, 冬季可以一周兩次。 在夏季, 愛出汗的寶寶要少吃魚蝦。
Advertisiment
2.內熱大的寶寶, 家長可以每晚在臨睡前搓搓寶寶的腳心。 上下來回輕輕地搓, 兩隻小腳各50次, 這樣可以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
有個兩歲的小男孩, 因為天天喝魚湯、吃蝦, 小小的年紀就常常牙痛, 扁桃體發炎, 還得過紅眼病。 爸爸媽媽皮膚都很白, 可兒子卻又黑又瘦, 但是他非常調皮, 精力旺盛, 力氣也很大, 經常是一頭一身的汗。 為了防止他受涼感冒, 只好經常換衣服, 被子也得天天曬。 後來改變了飲食, 嚴格控制魚蝦的量, 一周只准吃一次, 結果3周後寶寶出現了明顯的改變, 皮膚白了, 胖了, 汗也明顯少了許多, 脾氣不像過去那麼急了,
Advertisiment
另外, 身體虛弱、貧血的寶寶也常會出汗, 這就屬於氣虛出汗了, 這類寶寶往往胃口不好, 不願多動、話也不多, 性格較內向。 家長可採用下列方法幫助寶寶調理脾胃, 增加營養, 補足氣血。
1.脾胃虛弱的寶寶, 不能吃冷飲, 儘量少吃或不吃水果, 水果多數寒涼, 在冬季應儘量不吃。
2.黑黑瘦瘦、胃口不好的寶寶, 家長可以去中藥店買一兩雞內金, 在粉碎機裡打成粉狀。 取一小勺雞內金, 加半勺紅糖放入碗中, 沖入少量開水, 在飯前半小時給寶寶吃, 一日1~2次。
Advertisiment
3.泥鰍湯:取泥鰍三四條, 洗淨後放入油鍋內炸成微黃色, 再加水, 放入少量的蔥、鹽。 寶寶吃泥鰍並喝湯, 一周2~3次。 泥鰍可以補氣虛、暖脾胃、止虛汗, 適合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體虛盜汗的寶寶食用, 有助於生長發育。
4.多吃山藥。 山藥能健脾補虛, 清淡滋補, 適宜虛汗多的寶寶食用, 家長可以給寶寶做山藥粥、山藥湯或蒸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