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睡覺打呼嚕小心智力下降

本地28%年齡介於4至7歲的兒童有打呼的習慣。 每100個孩子中, 2%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

兒童患OSA若不及時診治, 半夜睡不好, 白天不容易集中精神, 會患上多動症, 智商也會隨之下降。

孩子睡覺打呼, 有些家長不以為然, 覺得是熟睡的表現, 有些則沾沾自喜, 誇讚孩子像小大人, 呼嚕聲“震耳欲聾”。

但孩子打呼, 其實該引起重視, 很有可能是睡眠問題導致。 打呼不僅影響睡眠品質, 還有可能是大腦或是心臟出問題。

28%四至七歲兒童有打呼習慣

資料顯示, 本地28%年齡介於4至7歲的兒童有打呼的習慣。 每100個孩子中, 約有6人每週有至少4晚習慣性打呼,

Advertisiment
2%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簡稱OSA)。

不過, 鷹閣醫藥中心SBCC兒科專科醫生莊小儀估計, 本地只有25%有OSA疑似症狀的兒童父母, 會關注這個問題並帶孩子看醫生。

許多家長根本沒有察覺到孩子打呼的問題, 也覺得OSA一般不常在兒童中出現。

莊醫生說, 她看過的最小的患者才幾個月大, 就已受OSA的困擾:“不過, 這麼小的嬰兒就有OSA比較罕見, 常見的兒童患病年齡介於3至8歲。 ”

兒童患OSA的症狀包括打呼, 難以呼吸, 用嘴巴呼吸, 偶有停止呼吸的症狀, 或睡不安穩, 時常半夜醒來。 由於晚上睡不好覺, 孩子白天常出現躁鬱或過動。

成人通常由於過胖及呼吸道組織累積脂肪所致, 打呼及有OSA的兒童, 一般來說淋巴腺和扁桃腺比較大,

Advertisiment
其他導致患病的原因包括敏感, 家中有OSA的家族史。

呼吸道阻塞的警訊

兒童患OSA若不及時診治, 孩子的精神狀況、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等, 可能都會出現問題。

半夜睡不好, 孩子白天不容易集中精神, 會患上多動症, 智商也會隨之下降, 導致在校表現差強人意。 高血壓、心臟結構變化、糖尿病和高油脂等併發症也會接踵而來。

莊醫生認為, 本地家長不應單純把打呼當作是“噪音”, 應該引起注意, 瞭解這其實是呼吸道阻塞的一種警訊。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每週多過三晚出現打呼的情況, 也有其他OSA的症狀或併發症, 則應該帶孩子求醫並檢查睡眠障礙問題。

有必要的話, 睡眠專家會讓孩子做一個隔夜的睡眠測試, 檢查孩子在睡覺時的心率,

Advertisiment
是否有呼吸困難, 甚至是停止的狀況出現, 睡覺時的氧氣和二氧化碳水準, 大腦的腦波活動及半夜會醒來多少次。

切除淋巴腺和扁桃腺

通過這個睡眠測試, 孩子一旦確診患OSA, 醫生會為孩子切除淋巴腺和扁桃腺。

少數情況下, 孩子需要在睡覺時使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簡稱CPAP)機器, 把空氣打入呼吸道進入到肺。

有研究顯示, 切除淋巴腺和扁桃腺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 也沒有證據顯示, 這些孩子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及咳嗽。

莊醫生說, 相反的, 因為淋巴腺及扁桃腺過大患上OSA的兒童, 反而能在手術後痊癒。 對於那些天生氣道比較窄、肥胖導致OSA的兒童, 又沒有辦法通過切除手術解決問題的,

Advertisiment
CPAP或派得上用場。

患者通常需要在晚上睡覺時帶上一個連接到CPAP機器的面罩, 往往需要戴上好幾年。 莊醫生說, 市面上有些面罩是專門為嬰兒和兒童OSA患者設計的, 它們可以迎合小鼻子、小嘴巴的需求。

“只要病患的教育到位, 他們知道如何戴這類面罩, 患病的嬰兒和兒童可以在CPAP機器和面罩的幫助下, 提升睡眠品質。 ”

莊醫生表示, 通過治療, 諸如打呼、高血壓等問題可以改善, 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神經行為上的偏差也會有所改善, 但有部分案例顯示, 有些孩子的行為偏差沒有辦法100%逆轉。

莊醫生籲請家長儘早察覺孩子的OSA不適症, 帶他們求醫。 ⊙森 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