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養生習俗, 很多有經驗的家長表示, 入秋“凍一凍”, 孩子身體更好。 但是兒科醫生卻表示, 每年初秋都會出現一個感冒小高峰, 大部分都是因為著涼引起的。
這“秋凍”還究竟要不要凍呢?
早晚溫差大, 不可一味凍“秋凍”準確的含義是指, 秋季到來之後, 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 應循序漸進, 通過適宜的涼爽刺激, 達到鍛煉身體耐寒性的目的。 但是, 秋季以收斂為主, 如果太敞開反而不利於人體健康;而且早晚溫差大, 容易導致抵抗力下降, 特別是小朋友, 如果沒有及時添衣,
Advertisiment
“秋凍”只是讓皮膚接受外界的寒冷刺激, 但是對於內臟, 秋凍萬萬不可。 從保護脾胃角度來說, 愛吃冷食、瓜果、冷飲的孩子, 入秋後要注意節制了, 否則, 會讓本來就處於虛冷狀態下的脾胃更加虛弱。
即使是外部皮膚, 有三個部位也不能輕易受凍:
不能凍肚子。 因為肚臍沒有皮下脂肪, 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 容易被寒邪侵襲, 一旦受涼, 腹痛腹瀉在所難免。
關節不要受凍。 如果在陰冷、潮濕的天氣著短褲、裙子, 會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症狀。
腳也不能凍。 因為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 “腳冷則冷全身”, 一旦全身發冷,
Advertisiment
孩子天生怕熱, 雖然已經入秋, 但還是會經常嚷著好熱, 要求開空調, 或者喜歡睡在涼席上。 這時家長就要多費點心, 在保證涼爽的同時, 避免著涼:在空調環境中, 記得給孩子穿上長衣長褲, 避免孩子直接坐在地板上;晚上睡覺時, 空調儘量不要吹整晚;在清晨時分, 要記得再給孩子蓋多點。
入秋之後, 最好撤去涼席, 以免誘發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 尤其是咳嗽可能會發展成為燥咳。
三類體弱兒, 秋凍不適宜平常易氣短、食欲不振、手腳冰涼、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孩子, 因為脾胃已經不和, 不適合秋凍;有慢性支氣管病、哮喘病等病史的孩子也不宜,
Advertisiment
但這三類孩子, 可以從夏末開始, 養成用冷水洗手、洗臉的習慣, 這也有助於提高耐寒能力。
乖乖網貼心提示
南方秋涼遲, 日間溫差變化不大, 入冬仍不甚寒冷, 故不必過快添衣, 可適當延長“秋凍”時間。 北方則不同, 說冷就冷, 晝夜溫差大, 因此切勿盲目去“凍”, 以防感染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