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積木玩膩了?這21種腦洞玩法,肯定有你不知道的!

家中各類積木散落一地, 寶寶總是很快就沒興趣了, 怎麼讓閒置一旁的積木, 重新獲得孩子的“寵愛”呢?哈哈, “陪寶寶一起玩”, 確實是門功課啊。 慢成長整理總結了21種積木玩法, 分享給大家, 讓一款普通的積木, 陪伴孩子整個童年時光吧~

認 識 幾 何 圖 形

積木的形狀、大小、長短各不相同, 孩子可以通過積木來區分幾何形體, 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等。 標準積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 孩子在擺弄過程中, 可以感知積木不同的形狀、比例、大小、粗細、高矮、長短等。

1、建寶塔

給孩子準備幾塊方形、圓形積木, 教他碼高。

Advertisiment
然後在最高的位置放一塊三角形或圓錐體積木當房頂。 玩積木至少要有2塊, 從2塊到3塊、4塊, 數量在增加。 孩子會逐漸明白, 積木越多, 就越能搭出複雜的物體;搭得越高, 就越容易倒塌。 在玩的過程中, 孩子知道了大的積木放下面, 小的積木放上面, 這樣寶塔才不容易倒下來。 不知不覺地, 使孩子理解了多少、大小、輕重、高矮等概念。

2、找圖形

先教孩子認識各種幾何圖形的積木, 如圓形、半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 然後你說一種形狀的積木, 讓他從一堆積木中準確地找出來。 還可以和孩子比賽, 看誰找得又快又准。 這可以讓孩子瞭解幾何圖形, 對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也有好處。

3、加倍

把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的積木對成一個正方形,

Advertisiment
兩個三角形對成一個正方形, 兩個半圓形對成一個圓形等等。 這個遊戲可以説明孩子瞭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係, 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 而且在玩的過程中, 孩子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對得上, 這對觀察力的培養很有益處。

4、對數位

準備一套標有數位的積木。 你先根據積木上的數位, 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碼好幾塊, 然後讓孩子根據下一個數位, 把相應的數位積木放到上面去。 要是放錯了積木, 或者在放的過程中把原來碼好的積木碰倒了, 就算輸了。 這個遊戲可以説明孩子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使孩子對數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5、誰的積木多

先是媽媽和孩子各分得數量相等的積木塊,

Advertisiment
然後玩“石頭剪子布”的遊戲。 每玩一次, 贏的一方就從對方那裡得到一塊積木。 玩3次以後, 數一下雙方各自擁有的積木數量。 這個遊戲可以使孩子理解多與少的差別, 對加減法有最初的體會。

構 建 空 間 概 念

孩子很喜歡用積木搭建漂亮的建築物。 在建造的時候, 他要想像每塊積木在建築物中的位置, 然後將每塊積木擺放在最適當的地方, 這就是空間感的基礎。

1、積木倒了

你把積木一塊塊碼起來, 碼到一定高度時, 讓孩子用手去推倒。 看到積木倒下來的樣子, 孩子通常會開心地大笑。 雖然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搞破壞”的遊戲, 但對孩子來說卻是一項提高空間認知能力的重要活動。

2、彎彎曲曲的小路

教孩子把長條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排列起來,

Advertisiment
就可以連接成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了。 再給孩子一輛玩具小汽車, 他就可以順著這條“小路”玩車了, 要求最好不要碰到積木。 這可以鍛煉孩子目測空間距離的能力, 培養立體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3、打保齡球

先把不同顏色的圓柱體積木排列成倒三角形, 然後讓孩子離開一段距離, 拿一個球滾向積木, 將積木碰倒。 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 可以逐漸加大距離。 這個遊戲要求孩子具有方向的意識, 對提高注意力、鍛煉身體協調性也有幫助。

4、多米諾骨牌

把積木按多米諾骨牌的方式排列好, 然後撞倒排在最前面或最後面的一塊積木, 欣賞積木按次序倒下的有趣景象。 在積木的擺放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孩子需要準確地判斷空間距離, 而且要求手部動作精確和高度集中注意力。

建 立 科 學 思 維

積木體現了很多的力學原理。 比如大小不同的積木, 穩固性是不一樣的, 穩固性好的不容易倒塌;用積木蓋房子, 孩子會逐漸意識到平衡、對稱等關係。 搭積木之前, 孩子要先有一個計畫, 下面搭什麼, 上面放什麼。 這些都對培養科學思維大有好處。

1、蓋房子

利用各種形狀的積木來建造房屋。 通過用積木蓋房子, 孩子可以瞭解簡單的建築方面的原理。 比如左右結構對稱才好看;在搭好的房子上放一塊小的三角形當房頂不會倒, 要是放一塊大的三角形可能就塌了。 孩子從中學會了比較, 在不斷嘗試中總結經驗。

2、蹺蹺板

在蹺蹺板的兩邊放上色彩、大小相同的積木, 試試它們的平衡。也可以放上大小、數量不同的積木,看看哪邊輕哪邊重。在不斷的嘗試中,孩子學會了區別多少、輕重等關係,這有助於建立重量、平衡等概念。

3、搭小橋

教孩子把方形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並排放好當橋墩,中間留出的距離代表橋洞,再在上面放上長條積木當橋樑。橋樑還要有一定的坡度,這樣人或汽車才能在上面走,孩子可能就會用三角形積木建兩個緩坡。坡度多少合適呢?孩子就需要思考。在簡單的搭橋活動中,提高了孩子在平時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豐 富 語 言 表 達

孩子和爸爸媽媽或小朋友一起搭積木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語言的交流。例如把搭積木的想法表達出來,想和別人交換積木等等,都需要語言的支援。因此,玩積木也是發展語言的好機會。

1、開火車

教孩子把幾塊方形積木排成一排,然後扶著最後一塊積木往前推著走,可以一邊推,一邊教孩子說:“火車開嘍。”停下來的時候,就說“火車到站啦。”同時在下面鋪上一張卡通地圖,讓孩子描述一下火車開到了哪裡,給孩子講述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盛產是什麼、有哪些動物在此居住,讓孩子瞭解更多的知識,慢慢地引導孩子來表述地區特色。

2、和什麼一樣

在孩子認識了幾種顏色和形狀的基礎之上,可以讓他拿著積木去找一找,家裡有什麼東西和他手中的積木顏色或者形狀是一樣的,或者誰穿的哪件衣服或哪本繪本中有相似的,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認識顏色形狀,並且鼓勵孩子用語言正確的表達出來。

3、找字母

把標有字母A-Z的積木散放在孩子周圍,然後你說到哪個字母,就讓孩子把標有那個字母的積木挑出來,然後組成單詞讓孩子進行跟讀,在重複尋找朗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説明孩子認識字母單詞,還能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

4、過家家

用積木不同的形狀搭建房屋傢俱,利用一些樂高人物或者小型絨毛玩具作為故事中的人物。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將積木組裝起來,然後用語言講述家庭小故事。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故事,這個遊戲還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激 發 創 造 和 想 象

搭積木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搭積木之前,孩子要先學會觀察,對事物有一個整體印象,並且能關注到細節,然後把生活經驗遷移到積木搭建中,對經驗進行重新整合,這就是最初的創造。而且,積木的變化多端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進而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1、給小動物搭個家

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可以鼓勵他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搭個家。在搭建過程中不斷給孩子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教他多安幾個窗戶,好讓小動物看看外面的景色;搭一個樓梯,讓小動物上樓去玩;再搭一張小床,天黑的時候小動物就可以睡覺了。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想像力,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愛心。

2、猜一猜搭的是什麼

用積木拼搭一些常見的物體,如飛機、火箭、輪船等等。媽媽和孩子分別搭建,並且互相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中,或者比一比誰搭得更多、更像真實的物體。這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很有幫助。

3、模擬“吃飯”

把拱形積木反過來當桌子,用方形積木作椅子,然後讓玩偶坐到椅子上,擺上塑膠碗,或者直接把積木當作香腸、蛋蛋、蔬菜什麼的,把不同形狀的積木命名成不同的食物後,既鍛煉了認識各類果蔬又培養了想像力。

4、小小園丁

孩子都對玩水澆花比較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積木模擬一個小花園,把大圓柱形當作水管,引導孩子用其它積木搭起來當作各種花草,取了名字,然後在屋裡的墊子上給它們“澆水”,提高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對花草的保護意識。

5、敲積木

在聽音樂時候,可以拿兩塊積木作為打擊樂器,互相敲打發出聲響,伴隨著音樂的節拍引導孩子敲打或一通敲打做示範,可以鍛煉孩子的節奏感和韻律。

如何引導小寶寶第一次接觸積木

(1)給寶寶正確地示範:搭2-4塊積木,讓他模仿著去搭。在搭的過程中,每加一塊都誇獎他,用激勵的語言讓寶寶愛上搭積木。

(2)先用大積木墊底,再依次用較小的積木或磁性積木以保證他容易成功。這樣寶寶在成功中體驗到了快樂,良好的情緒刺激促進他往更高的求知欲發展,滿足他獲得成功的需要。

(3)如果寶寶不感興趣,你可先搭3-4塊積木,只讓他搭最後一塊,必要時牽著寶寶手一起搭,搭好後允許他推倒作為鼓勵,小傢伙會對“搞破壞”產生興趣。

試試它們的平衡。也可以放上大小、數量不同的積木,看看哪邊輕哪邊重。在不斷的嘗試中,孩子學會了區別多少、輕重等關係,這有助於建立重量、平衡等概念。

3、搭小橋

教孩子把方形積木按照一定的間隔並排放好當橋墩,中間留出的距離代表橋洞,再在上面放上長條積木當橋樑。橋樑還要有一定的坡度,這樣人或汽車才能在上面走,孩子可能就會用三角形積木建兩個緩坡。坡度多少合適呢?孩子就需要思考。在簡單的搭橋活動中,提高了孩子在平時對事物的觀察能力。

豐 富 語 言 表 達

孩子和爸爸媽媽或小朋友一起搭積木過程中,常常需要進行語言的交流。例如把搭積木的想法表達出來,想和別人交換積木等等,都需要語言的支援。因此,玩積木也是發展語言的好機會。

1、開火車

教孩子把幾塊方形積木排成一排,然後扶著最後一塊積木往前推著走,可以一邊推,一邊教孩子說:“火車開嘍。”停下來的時候,就說“火車到站啦。”同時在下面鋪上一張卡通地圖,讓孩子描述一下火車開到了哪裡,給孩子講述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盛產是什麼、有哪些動物在此居住,讓孩子瞭解更多的知識,慢慢地引導孩子來表述地區特色。

2、和什麼一樣

在孩子認識了幾種顏色和形狀的基礎之上,可以讓他拿著積木去找一找,家裡有什麼東西和他手中的積木顏色或者形狀是一樣的,或者誰穿的哪件衣服或哪本繪本中有相似的,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認識顏色形狀,並且鼓勵孩子用語言正確的表達出來。

3、找字母

把標有字母A-Z的積木散放在孩子周圍,然後你說到哪個字母,就讓孩子把標有那個字母的積木挑出來,然後組成單詞讓孩子進行跟讀,在重複尋找朗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説明孩子認識字母單詞,還能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

4、過家家

用積木不同的形狀搭建房屋傢俱,利用一些樂高人物或者小型絨毛玩具作為故事中的人物。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將積木組裝起來,然後用語言講述家庭小故事。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故事,這個遊戲還能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激 發 創 造 和 想 象

搭積木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搭積木之前,孩子要先學會觀察,對事物有一個整體印象,並且能關注到細節,然後把生活經驗遷移到積木搭建中,對經驗進行重新整合,這就是最初的創造。而且,積木的變化多端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進而培養孩子的創造性。

1、給小動物搭個家

孩子都很喜歡小動物,可以鼓勵他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搭個家。在搭建過程中不斷給孩子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教他多安幾個窗戶,好讓小動物看看外面的景色;搭一個樓梯,讓小動物上樓去玩;再搭一張小床,天黑的時候小動物就可以睡覺了。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創造性和想像力,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愛心。

2、猜一猜搭的是什麼

用積木拼搭一些常見的物體,如飛機、火箭、輪船等等。媽媽和孩子分別搭建,並且互相猜一猜,看看能不能猜中,或者比一比誰搭得更多、更像真實的物體。這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很有幫助。

3、模擬“吃飯”

把拱形積木反過來當桌子,用方形積木作椅子,然後讓玩偶坐到椅子上,擺上塑膠碗,或者直接把積木當作香腸、蛋蛋、蔬菜什麼的,把不同形狀的積木命名成不同的食物後,既鍛煉了認識各類果蔬又培養了想像力。

4、小小園丁

孩子都對玩水澆花比較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積木模擬一個小花園,把大圓柱形當作水管,引導孩子用其它積木搭起來當作各種花草,取了名字,然後在屋裡的墊子上給它們“澆水”,提高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對花草的保護意識。

5、敲積木

在聽音樂時候,可以拿兩塊積木作為打擊樂器,互相敲打發出聲響,伴隨著音樂的節拍引導孩子敲打或一通敲打做示範,可以鍛煉孩子的節奏感和韻律。

如何引導小寶寶第一次接觸積木

(1)給寶寶正確地示範:搭2-4塊積木,讓他模仿著去搭。在搭的過程中,每加一塊都誇獎他,用激勵的語言讓寶寶愛上搭積木。

(2)先用大積木墊底,再依次用較小的積木或磁性積木以保證他容易成功。這樣寶寶在成功中體驗到了快樂,良好的情緒刺激促進他往更高的求知欲發展,滿足他獲得成功的需要。

(3)如果寶寶不感興趣,你可先搭3-4塊積木,只讓他搭最後一塊,必要時牽著寶寶手一起搭,搭好後允許他推倒作為鼓勵,小傢伙會對“搞破壞”產生興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