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究竟該不該打?所有人看完都淚流滿面

儘管年輕的父母都知道, 打罵式的家庭教育是最不被認同的教育方法, 但很多時候, 家長往往會在氣頭上克制不住自己, 從而對孩子犯的錯給予拳腳相加。

打孩子, 罵孩子, 或許是你認為給孩子的錯提個“醒”。 但事實上, 你是在為自己的憤怒找發洩點。 你可知道, 當你在打孩子的那一瞬間, 孩子的反應及感受嗎?

近日, 一部以家庭教育為主題的街頭表演的默劇在朋友圈被瘋轉, 儘管整個表演沒有一句對白, 但卻讓所有觀眾震驚與害怕。

這位元媽媽正在講電話, 兒子在身後用手指戳了戳她, 似乎想說些什麼,

Advertisiment
但是她完全沒有反應。

男孩沉默地低下了頭。

講完電話的媽媽回過頭, 滿臉猙獰。

男孩本能地護住自己的臉, 似乎非常害怕挨打。

媽媽的表情越來越可怕, 揚起手要打下去。

看到這裡, 觀眾裡的一個小女孩害怕地抱住自己的媽媽。

女孩想把作業給爸爸看, 爸爸卻一手推開她。

女孩再次小心翼翼地遞上作業。

爸爸突然發怒, 表情非常可怕!

女孩很害怕, 緊緊捂住自己的臉。

直到有人拿起一旁的宣傳單頁, 這個表演才停住。

這是一部街頭表演的默劇, 沒有一句對白, 卻讓所有觀眾震驚、害怕。

孩子犯錯了, 究竟該打不該打?

一般而言, 孩子6歲以後就應儘量減少體罰, 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 6歲以後, 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

Advertisiment
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 自尊 心越來越強, 開始努力地做事情, 渴望著憑藉自己的能力、勤奮, 不斷帶來各種成就。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 影響人格 的健康發展, 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 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 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 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 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 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 具有認識 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如果這時體罰孩子, 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 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 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 心理;而且,

Advertisiment
隨著知識的增多, 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 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 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 認為他們不 遵守法律。

4種情況下可以打孩子

1、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 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 但由於孩子年齡太小, 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 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 家裡 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 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 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 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 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 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並以此為樂。

3、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 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 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不懂得要關心他人, 長此以往, 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 走上社會後, 無法適應社會。 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 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4、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 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 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 下次還想再犯時, 可以打孩子。 簡單地說, 屢教不改時, 可以打他。

特別提醒:孩子不能亂打

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 可以打孩子, 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 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

Advertisiment
逮住哪裡打哪裡, 不管是頭部 還是臉部。 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 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 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 在實施體罰時, 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懲罰, 不能倒算帳。 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 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 這樣, 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 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講明道理, 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 懲罰時, 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 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 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 只有孩子明白 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 才不會再犯。 由於孩子年齡小, 即使這次真心說“下次不敢了”, 但可能不知道下次應該如何做。 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 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儘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經常挨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煉”,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 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儘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經常挨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煉”,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