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總愛聽同一個故事有沒有問題

理解並陪伴孩子重複練習

安安今年3歲, 最近癡迷上了睡前聽故事。 本來孩子喜歡聽故事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但安安媽媽卻感到越來越抓狂, 因為安安癡迷的故事只有一個——《啊嗚喵》。

其實, 這個故事安安熟悉得都已經會背了, 但他還是要求媽媽講, 並且每當發現媽媽講的有“錯誤”時, 他還會及時“糾正”。 不僅如此, 安安還要提出許多問題, 比如:小貓咪為什麼和大老虎長得那麼像?小貓咪有小主人嗎?

故事講了N遍了, 問題也回答了N遍了, 但是, 媽媽知道, 還有第N+1遍在等著她。 現在, 每當打開這本幾乎被翻爛的故事書時,

Advertisiment
媽媽都會有一種無助感——什麼時候是個頭呀, 這孩子咋就不能換個新故事聽呢?

【心理分析】

很多家長都會像安安媽媽一樣遇到類似的問題, 其實, 孩子不僅僅是喜歡重複性聽同一個故事, 還喜歡重複做某一件事, 比如:玩同一個玩具、做同一個遊戲、看同一部動畫片等等, 且越是年齡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身心發展有其自己的規律, 對於幼兒來說, “重複做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訓練活動, 心理學家把它稱為幼兒特有的“常同行為”。 義大利幼稚教育學家瑪麗亞·蒙台梭利將其稱為“重複練習”現象。

幼兒之所以會出現“常同行為”, 首先是因為孩子接觸到的世界比較小, 他們的知識積累和人生經驗都還很有限,

Advertisiment
很多事物對他們來講是不可知的, 會帶來不安全的感覺。 而重複性做同一件事, 例如家長重複講同一個故事, 代表的是已經經歷過的“已知”——已知的故事情節、已知的角色、已知的畫面, 更重要的, 是已知的快樂體驗。 比如, 孩子一再要求反復講的, 肯定是他們特別喜歡的故事, 換句話說, 就是這個故事可以引起他們心理上的共鳴, 在聽家長講這個故事的過程中, 他們可以體驗到安全、快樂以及來自家長的關愛。 所以, 重複性做某一件事, 對孩子來講就是呆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 能感受到安全和愉悅, 於是, 他們自然會要求更多次地重複, 更多次地體驗。

【專家建議】

“重複練習”的行為能夠滿足兒童特定時期的需求,

Advertisiment
但很多家長對此不瞭解、不理解, 甚至擔憂、厭煩, 忍不住要干涉孩子。 成年人的這種“幫助”, 其實是違背孩子成長的規律的, 有時還會和孩子產生衝突。

作為家長, 要學習和瞭解一些必要的育兒心理學。 重複聽故事這類很容易被成年人認為“沒意思”的事情, 對孩子卻有莫大的益處, 同時也是健康成長必經的過程。 要知道, 一個孩子可以對一個故事癡迷到百讀不厭、精益求精的程度, 難能可貴。 因此, 家長要理解和尊循孩子的這一身心發展特點, 以“孩子的規則”去思考問題, 最重要的是要不厭其煩地來滿足孩子的要求。

當然, 父母也應因勢利導, 引導孩子接觸新遊戲、新圖書, 嘗試給孩子介紹新的故事, 最好和原來的故事有相似的角色,

Advertisiment
或是有類似的插圖, 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