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以前有沒有撒謊我不清楚, 最近被我逮著好幾回。
事件一:前天我去幼稚園接跳跳, 由於跳跳胃口一直不是很好, 我就隨便問了老師跳跳吃飯怎樣, 老師說跳跳喜歡的東西就沒問題, 不喜歡吃的就要喂, 今天就喂了會兒。 跳跳放學後, 我在車上問他, 今天吃飯怎麼樣啊?他很氣定神閑地說:“今天我全都吃完了。 ”以前問他他會告訴我老師喂了一點點。 每次老師喂過他我就說:“明天我們自己全吃完, 不要老師喂好嗎?”他都答應了。
事件二:昨天早上起床後我才發現他又尿床了, 我就告訴他說:“看你又尿了。
Advertisiment
我該如何引導他不要撒謊呢?
當孩子到了四歲就開始明確地需要偶像, 在他們內心中開始出現對自我的一些想像。 這些對自己的想像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的某個英雄來自居的, 我們會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如果母親不相信孩子, 就會不顧孩子這一精神需求, 而去無情地摧毀孩子的這種精神滿足和努力的願望, 使孩子覺得自己很窩囊, 是不被信任的人, 從而放棄自己的努力。 所以孩子的這種撒謊其實不是有意撒謊, 而是在表達一種願望, 在成人認可之下, 孩子會偷偷地朝著這個願望提升自己, 有一天, 真的會達到自己的期望。 這一點, 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 給孩子這種心理的自由, 不要以撒謊論處。
案例中的事件二, 情況與事件一是一樣的。 由於孩子尿床, 母親的態度非同一般, 雖然母親沒有直接批評, 但是母親的態度會使孩子非常窘迫, 由於四歲的孩子已經懂得尿床是一件難為情的事,
Advertisiment
在這一點上, 不光是對孩子, 所有的人對自己的同類, 都應該在人家為減輕自己的羞辱感而奮鬥時, 幫助別人保住自己的面子尊嚴, 而不是揭別人的傷疤, 使別人更加無地自容。 這是人類所應該具有的關懷精神, 對自己的孩子更應該具有對精神的深刻關懷。 案例中孩子孤軍奮戰, 顯得非常無助, 而任何尿床都不是故意的,
Advertisiment
溫馨提醒
父母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事件, 要看到事件背後孩子的心理狀態。 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人是有心理的, 而且兒童的心理更需要得到精心的保護。
在孩子出現了一些無助的事件後, 如果孩子已經感覺到無助和羞愧, 家長就要給孩子信心, 和孩子一起商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如孩子尿床的問題, 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我們可以去找一種藥, 吃了慢慢就不尿了;甚至說其實爸爸媽媽小時候到了七歲還尿過一次床呢, 然後和孩子商量下次是在床上鋪上一塊尿不透的布, 還是由媽媽夜裡起來喊孩子尿尿;或者說可以去看看醫生, 讓醫生看看我們尿床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如果沒有問題,媽媽就放心了。
千萬不要像案例中的媽媽那樣,先對孩子說你又尿床了,這本來就是指責的話,然後又當著孩子的面向其他的人揭穿孩子的“謊言”。這樣,家長滿足了自己的員警角色,卻將孩子晾在眾人面前。
如果沒有問題,媽媽就放心了。千萬不要像案例中的媽媽那樣,先對孩子說你又尿床了,這本來就是指責的話,然後又當著孩子的面向其他的人揭穿孩子的“謊言”。這樣,家長滿足了自己的員警角色,卻將孩子晾在眾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