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 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 檢測結果並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 只能作為一個參考。
國際上暫無統一檢測標準
現在有不少家長存在一種誤區, 喜歡動不動就給小孩的微量元素檢測一番, 等到檢測結果出來以後, “合格的”家長自然欣喜不已, “不合格的”家長則緊張萬分。 家長還會根據結果給孩子補這補那。
協和醫院兒科主任宋紅梅表示, 目前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的檢驗並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 影響微量元素測定結果的因素也很多。 所以在平時兒童保健過程中, 一般是在孩子出現相關的臨床症狀後,
Advertisiment
關鍵還是看症狀
宋紅梅說, 孩子缺乏哪些微量元素主要還是看症狀, 而且, 即使檢測出來孩子缺乏某種微量元素, 如何補充也是大有學問。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平時膳食的均衡, 而不是盲目給孩子服用各種保健品。 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不能簡單地靠檢測報告單上的數值做判斷, 必須結合臨床症狀才能做出定論。 比如有的孩子明明出現了缺鈣的症狀, 但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完全可能是“正常”。
一般而言, 缺鐵的兒童多表現乏力、多動、食欲差、傷口易感染。 缺鋅則表現為口腔潰瘍、挑食。
Advertisiment
靜脈血相對準確
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任周望蜀表示, 目前, 基層醫院多採用指尖血和頭髮取樣的方法進行微量元素檢測。 針對頭髮檢測而言, 頭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受頭髮清潔程度、發質、個體生長發育程度和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不能很好地反映兒童微量元素狀況。
同樣, 通過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 檢測出其中微量元素的準確含量也存在缺陷, 因為微量元素在人體中, 原本含量就極少, 僅僅靠幾滴血做出的檢測, 其結果會受到採取的標本量和孩子身體條件等客觀條件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微量元素不能濫補
面對鋪天蓋地的營養品廣告, 家長們往往會手足無措。 形形色色的補鈣、補鋅營養品對孩子的健康到底有沒有用?專家表示, 所有的微量元素, 在人體內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 盲目給孩子補微量元素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
比如, 兒童因盲目補鐵造成體內含鐵量過多, 會使鐵、鋅、銅等微量元素代謝在體內失衡, 從而降低機體免疫力, 並可能使血清中鐵離子濃度增高, 有導致小兒心肌受損的危險。 因此, 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營養不良,
Advertisiment
周望蜀強調,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想要孩子健康成長, 最好培養孩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 以常見的缺鋅為例, 周望蜀說,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補鋅辦法是通過食物補鋅。 食物中以蝦皮、紫菜、魚粉等含鋅量高, 豬肝、芝麻、黃豆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