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罵父母怎麼辦 家長要及早糾正

1 制止孩子的攻擊行為 抓住他的手, 說“不能打我”。 當孩子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行為時, 就要馬上糾正孩子, 讓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 並且事後, 一定要讓孩子親口對自己道歉, 讓孩子逐漸理解。

2 讓孩子承擔打人的後果 告訴孩子因為剛才他打了媽媽, 所以要被關5分鐘。 一定不要在氣頭上關孩子禁閉。 對孩子的任何懲罰都應該是在自己心情平靜的狀態下進行

3 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 鼓勵他說出打人的原因, 告訴他:雖然我們能理解你現在的憤怒, 但是, 我們不能接受你企圖以動武解決問題的方式;

4 利用童話故事等給孩子講道理 說理引導孩子有些要求是無理的或不能滿足的,
Advertisiment
應趕緊利用童話、故事等方式, 給孩子講清道理, 這常常可以避免孩子犯擰

5 父母自我反省:是否常用暴力解決問題 父母的行為往往是孩子的仿效物件。 父母要自我反省, 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來發洩情緒或表達不滿?孩子其實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6 關心他的病痛, 疲倦, 饑餓 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 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不僅僅關心孩子的智力與成績, 真正做到關心孩子的內心, 理解支援孩子。

7 生活中, 成人要約束自己, 不能用暴力解決問題。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時不時地挑戰父母, 都會有讓家長頭疼的時候, 這是 孩子正常的發展過程中所必須要經歷的。
Advertisiment
我們家長需要懂得接納他們, 同時正確指導和幫助他們。 尊重孩子, 也讓孩子學會尊重家長。

8 孩子打家長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意識開始萌發
事事都是“我”字當頭。 不合我意的我都不幹, 於是動手“排除”我不喜歡的東西, 這就是打。
2、交往的技能很差
想要個東西人家不給, 自己又非常喜歡, 但是他又不會“要”, 於是就打人, 表達自己不高興的心情。
3、語言表達能力差
自己的想法、要求表達不清楚、別人沒有照做, 心裡感到很沮喪煩躁, 情緒不好, 然後就打人。
4、喜歡看別人哭
喜歡看別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後哭的樣子, 自己覺得很好玩, 這樣的寶寶缺少同情心, 不能理解別人愛打人。
5、尋求注意
在孩子做好事的時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
Advertisiment
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 得不到注意的時候, 只好用打引起注意。
6、默認孩子打人的行為
常用默認式說法回應孩子的粗暴:“不許打臉”有時候我會看到家長對發脾氣的孩子說“輕一點”。 叫孩子“輕點打”, 等於是告訴孩子“可以打, 但不能打痛”。
7、家長不教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許多行為粗暴的孩子往往是沒有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 同時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來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應該只重視智力教育而忽視孩子的情商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