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護理>正文

孩子老生病,脾胃調理是關鍵

上周感冒剛好, 這周又開始腹瀉, 最近天氣多變, 不少孩子反復生病, 可把家長急壞了。 是不是小孩本身體質弱, 有必要補一補?對此, 兒科專家提出警告:小孩免疫力低下并非補得不夠, 反倒多半是給孩子吃得太多, 導致脾胃失調, 才會屢屢患病。

中醫說脾土生肺金, 現在兒科門診90%都是呼吸系統疾病, 就是因為作為基礎的脾出了問題, 肺也跟著受影響。 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教授表示, 天氣變化只不過是誘因, 要想孩子少生病, 合理飲食、調理脾胃是關鍵。

一忌:塞著孩子吃

家庭經濟條件好了,

Advertisiment
家長對孩子的喂養標準也在提高。 不光要吃飽, 還要吃好。 在這一原則指導下, 不單燕窩、蟲草上了孩子的食譜, 各種營養品也是源源不斷, 目的還不是圖孩子長得更聰明、更強壯。 所以, 家長沒覺得有不妥, 反把多吃多補當成小孩挑食、偏食后的無奈之舉。 他不吃, 我還不塞, 那不是體質更差?

許尤佳指出, 家長認為孩子多吃點才有營養, 卻忽略了小孩能不能承受。 就好比舉重要分等級, 小孩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 超過這個量, 身體不能承受, 不但營養過剩, 造成虛胖, 還會損傷脾胃的收納、運化功能。 脾胃不好了, 營養吸收也會受影響, 若是再不給它休息恢復, 長期脾胃失調, 抵抗力就會大大減弱。

所以, 小孩吃飯最好是七分飽。

Advertisiment
具體來說, 每頓的量比育兒書上說的量減少1/4較合適, 尤其是剛接觸的新食物。 如果小孩不想吃, 千萬不要硬塞。 等到餓了, 自然會吃得又多又好。

二忌:給孩子喝涼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口氣重, 就以為是上火, 喜歡給小孩喝涼茶, 許尤佳對此極力反對。 七歲以內的小孩發生便秘, 大多數是脾胃功能沒發育好, 又不節制飲食, 因而造成食滯, 并不是真正的上火。 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消食導滯, 如果喝涼茶清熱, 只會越喝越傷脾胃。

許尤佳表示, 舌苔厚、晚上睡覺不安穩、大便不定時、口氣大均是提示孩子有食滯的表現, 孩子可能還會挑食, 這時應以健脾理氣助消化為主, 一方面多喝水, 另一方面可服用保濟丸、健胃消食片、藿香正氣丸等助消化的藥物,

Advertisiment
用藥時盡量吃素食。

此外, 越小的孩子, 寒涼的食物越要少吃。 像雪梨、香蕉、西瓜、火龍果、山竹、奇異果、草莓、西紅柿、胡蘿卜、白蘿卜、馬蹄、白菜、生菜、油麥菜、菠菜、螃蟹等, 吃多了對脾胃有損傷。 最好改成平性食物, 如蘋果、橙、榴蓮、龍眼、荔枝、水蜜桃、櫻桃、葡萄、楊梅、西梅、紅棗、青棗、花椰菜、芥藍、洋蔥、大蒜、白瓜、節瓜、南瓜等, 豬肉、牛肉、魚、蝦也比較合適。

三忌:晚上吃東西

半歲以前的嬰兒, 一天睡眠時間要十幾二十個小時。 為了保證營養, 什么時候醒來就什么時候吃, 深更半夜喂奶很正常。 可到了半歲以后, 孩子白天清醒、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多, 生活作息也越來越正常, 如果晚上還給他們吃東西, 脾胃得不到休息,

Advertisiment
也會導致脾胃虛弱。

不少孩子因為偏食、挑食或者吃東西的習慣不好, 家長總要在晚上給他們加餐, 睡前還得喝牛奶, 這種做法在一歲以后是很不恰當的。 白天只要小孩是清醒或在運動狀態, 就可以少吃多餐, 但一頓飯不要吃吃停停, 拉得時間太長會影響消化。 晚飯后則要少吃或不吃, 即使晚上要加餐, 也要提早在睡前一小時吃完。

四忌:生病趕緊補營養

俗話有虛不受補。 其實, 虛應該受得了補, 之所以虛不受補, 是因為補得不是時候。 所以, 每當一看到孩子病蔫蔫的樣子, 家長就心疼, 于是迫不及待地進補, 補品、補湯一起上, 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許尤佳說, 只有在脾胃調理好、身體健康的狀態下進補才適合, 脾胃差時進補反而更損傷脾胃,

Advertisiment
病情不輕反重。 如果小孩生病導致身體很虛弱, 應先咨詢醫生, 辨證治療。 等到身體康復了, 再用芡實、干淮山、白術、核桃、板栗、蟲草花、五指毛桃、冬蟲草、龍眼肉、紅棗等煲瘦肉、雞或魚湯, 讓孩子適當喝一些湯水, 吃點湯渣, 可以起到調理脾胃、恢復體力、增強體質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