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同時打2種疫苗嗎

給孩子打疫苗都會遇到一些難題, 打國產還是進口疫苗?注射什么部位最放心?一次接種兩種以上的疫苗對孩子有沒有影響?雖說都是小問題, 但卻是每位媽媽都關心的話題。 就此, 記者采訪了陜西省友誼醫院社區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涇綿。

■問題一:進口、國產疫苗打哪個好?

同種疫苗國產的十幾塊, 而進口的價格卻是國產的2~3倍, 是不是國產的沒有進口的疫苗效果好?周涇綿表示, 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疫苗都是經過國家檢驗合格, 安全有效的。 價格上的差異在于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毒株及培養工藝不同,

Advertisiment
以及由此引起的產生抗體數量的多少、防疫時間的長短、副反應的大小等方面的區別, 家長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

周涇綿表示, 同一類疫苗最好不要前期用國產而后期選進口, 這樣保證不了疫苗的效果。 有些疫苗可以選擇, 比如水痘疫苗, 進口的效果相對要好, 復發幾率小, 且更容易讓孩子產生抗體。 而計劃內的疫苗, 比如百白破, 建議大家選擇國產, 因為國產疫苗使用時間較長, 同時國家還將百白破的第四針加強針換成了精致針, 注射后反應比以往輕, 效果也不錯。

■問題二:兩種疫苗能否同時打?

給孩子打疫苗,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一次打兩針的情況。 周涇綿說, 理論上說疫苗可以聯合注射, 一般不會出現問題,

Advertisiment
但建議家長在需要注射兩種疫苗時, 最好能間隔一下。 因為有些孩子會對一些疫苗敏感出現不良反應, 如果兩種針不間隔就無法判斷對哪種疫苗過敏, 不利于醫治。

另外, 為什么相同的疫苗有些醫生在孩子胳膊上打, 有的在屁股上打。 周涇綿表示, 從去年8月份上級單位就已統一要求, 所有疫苗都應在胳膊上打, 即是考慮到屁股上神經較多, 稍有疏忽, 就會造成孩子神經麻痹。

■問題三:打疫苗后都有不良反應?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注射完疫苗都會有不良反應, 周涇綿認為, 其實家長不用這么擔心, 因為大多數孩子都不會有反應。 而出現反應的也多是疫苗問題或不同孩子的個體差異。 不良反應分為局部和全身兩種,

Advertisiment
局部反應多是打針部位紅、腫、硬, 而常見的全身反應多為發燒、出疹子等。 對于局部反應, 家長可在24小時后進行熱敷, 或用土豆片貼在局部, 可逐漸消腫。 而對于全身反應, 如超過72小時, 發熱38度以上, 就應到醫院對癥治療。 相對來說, 疫苗反應比較多的是百白破、乙腦。

周涇綿提醒家長, 打疫苗前, 一定要告知醫生孩子最近的身體狀況, 因為很多疫苗有禁忌征, 一旦出問題將會危及生命。 比如患嚴重心肝腎疾病、發熱、腹瀉或活動性肺結核、免疫缺陷的孩子就不能進行疫苗接種;對雞蛋過敏的孩子準備打流感、腮腺炎、麻疹疫苗前需告知醫生, 因為這些疫苗大多是從雞蛋胚胎中提取;而有癲癇、抽風病史的孩子, 不能打百白破、流腦和乙腦疫苗。

Advertisiment
本報記者 賈瑞芳

計劃外疫苗 打還是不打

“打疫苗”是養育孩子過程中最不能掉以輕心的事。 雖然國家、省市計劃內疫苗種類在增多, 而計劃免疫接種本上的自費疫苗類型也越來越多, 大多數家長在選擇時都會猶豫不決, 不知該打不該打。 對此, 專家指出疾病流行區域不一, 對身體狀況不同的孩子威脅程度也不一樣, 是否接種計劃外疫苗需根據疫苗自身狀況、家族病史、季節流行病菌等來確定。

省婦幼保健院兒保科高雪婷稱, 計劃外免疫疫苗很多, 在考慮是否接種時, 不能一概而論, 要看該地是否流行了某傳染病, 孩子以前是否打過, 身體情況是否適合接種等, 還要明確間隔時間, 如接種過麻疹、乙腦疫苗、脊灰糖丸等要間隔4周才能接種別種類活疫苗。

Advertisiment
高雪婷指出, 一般孩子沒有集體生活前, 感染疾病幾率會較低, 疫苗并非接種越多越好, 應在不影響免疫力前提下, 盡量減少接種次數。

交大二附院感染科程延安教授指出, 計劃外疫苗所預防的疾病中, 有的是屬于地方或局部流行的, 如出血熱、水痘、風疹等, 雖然流行普遍, 傳染性強, 但屬于自限性疾病, 可自行愈好;流感、肺炎等一般只對體質較弱的孩子有威脅, 體質弱的孩子可以考慮接種, 但半歲以內不宜接種流感疫苗, 而且南北方流感流行時間也不一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