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
人們常常可看到這些情況:有的孩子在家裡活潑好動,
聰明伶俐,
而一旦來到新的環境接觸陌生人時,
就會變得膽怯靦腆,
呆板笨拙;有的孩子在幼稚園裡獨自遊戲、自言自語、顯得很不合群;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
與人交往處處逞強,
橫行霸道,
顯得盛氣淩人;還有的孩子遇到熟人時,
即使大人強迫其對人要有禮貌,
他也緘口不語,
設法躲避。
為了幫助孩子改變這種狀況,
讓他融入社會,
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他的同伴交往能力。
首先,
要給孩子創設更多的與人交往的機會。
有的家長害怕自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會受到欺負,
Advertisiment
或是會學壞,
所以儘量避免孩子和別的孩子接觸,
把孩子關在家裡,
有的還用恐嚇和威脅的手段阻止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
這樣一來,
孩子交往的需求就會逐漸減少,
形成孤僻、不合群等不良的性格。
所以家長要盡可能的創設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如休假時帶孩子去公園、親戚朋友家、家裡所在的居住社區去玩,
鼓勵孩子不斷適應新環境,
多與他人交往,
也可以讓孩子邀請夥伴來家裡做客或是去朋友家做客。
其次,
可以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
孩子們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
他們喜歡在一起玩,
在遊戲中又會經常出現矛盾、爭執等不和諧現象,
這是由於孩子年齡小,
缺乏社會交往經驗,
Advertisiment
不懂得如何與朋友交往造成的。
所以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交往的方法,
如教育兒童要禮貌待人,
要求兒童在見到師長、同伴時要主動問候,
待人接物時要用禮貌用語,
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
自己做錯事情要主動道歉,
當朋友做錯事情的時候要坦誠指出,
並且以寬容的態度原諒他等等。
還要鼓勵孩子主動去交往,
如鼓勵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圖書拿出來與朋友一起分享,
與夥伴們商討遊戲的玩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