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膽小,「幫兇」可能就是父母!

帶孩子去遊樂場玩, 其他的小朋友急著跑向攀爬架, 你的孩子卻躲在身後, 不敢邁近一步。 如果你的孩子膽小, 家長該怎麼幫助他?

孩子膽小的場景你可能並不陌生, 有些孩子總是很膽小, 再怎麼勸說也不敢去嘗試新事物。

實際上, 孩子膽小, 原因很可能不在他, 而在我們家長身上。

孩子膽小

可能是父母的無心之過

「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

有時孩子嘗試做一些事的時候, 不小心「搞砸了」。 家長看見了, 如果情緒反應過度, 過分緊張焦慮, 大喊大叫, 甚至不停責怪他: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啊?!我都說了你多少次了,

Advertisiment
你就是不聽!

這個時候, 不管是否受傷, 孩子必定是要大哭的。

家長說的話, 孩子不一定能聽進去。 但家長慌張、害怕的情緒, 他卻能深刻地感受到。

家長的這種負面評價, 以及焦慮、緊張的情緒, 很容易營造一種誇大現實的氛圍, 把焦慮傳遞給孩子, 也進一步強化他的行為。

以後遇到相似的狀況, 孩子想起上次家長的反應, 也會更加害怕, 不知所措, 以後類似的事情都不敢去嘗試了。

如果說, 這是「暴力」的坑, 家長們還比較容易意識到。 那麼, 「溫柔」的坑, 家長們就不容易覺察到了。

「他太小, 不能玩這個」

當孩子遲遲不願意嘗試某件事情時, 有些家長會採用「溫和」的措施, 幫孩子做決定, 把孩子「保護」起來。

比如孩子沒玩過蹦蹦床, 有些家長就會跟其他人說:他太小,

Advertisiment
不能玩這個。

漸漸地, 孩子習慣了「不能玩」, 自己也會認為:我還小, 不能玩這個。

其實, 家長這樣做, 是在給孩子貼標籤, 幫孩子做決定, 是一種過度保護。

這樣做可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更加不自信, 不敢去嘗試, 不敢邁出第一步, 變得越來越膽小。

很多時候, 出於對孩子的保護, 可能很多媽媽們都不敢讓孩子嘗試新事物, 主動接觸這個新世界, 因此, 限制了孩子生來就有的勇氣和社交力。

實際上, 作為新一代的媽媽, 想讓孩子變得更勇敢、更強大, 需要給孩子體驗和嘗試的機會, 讓孩子發揮自己生來就有的勇氣, 幫助他變得更勇敢。

這 3 招

讓寶寶更勇敢

1. 給孩子創造體驗和學習的機會

有些事情, 第一次看見不敢嘗試很正常,

Advertisiment
但是如果身邊熟悉的人、年齡相近的人也在做, 就能慢慢激起孩子的體驗的興趣。

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接觸一些熟悉的左鄰右舍的一些小朋友, 多看看的其他小朋友玩的遊戲、做的事, 慢慢也可以激起孩子的興趣。

2. 允許孩子犯錯, 體驗「第一次」的樂趣

這是避免過度保護、過度干涉孩子做決定最適合的做法。

父母不要過多地干預孩子, 只知道給孩子列出一大堆不能做的事約束他。

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允許孩子去嘗試, 去犯錯, 去感受「第一次」的樂趣。

比如, 寶寶想試試用湯匙或者瓢羹打湯。 很多家長不會同意。 即使同意, 當看到孩子搖搖晃晃, 灑得滿桌子都是, 也會批評。

Advertisiment

聰明的家長會忍耐, 忍受桌子或者地板被弄髒, 並默默關注孩子每一次「搗蛋」時的變化, 每一次的進步。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讓孩子在一次次的嘗試中, 靠自己的力量, 突破自己, 漸漸變得更自信、更勇敢。

3. 鼓勵不在多, 而在「及時、具體」

如果說允許孩子犯錯為他提供了探索的空間, 那麼, 鼓勵就是孩子成長的最佳動力。

一個良好的鼓勵, 要做到及時、具體。

及時, 就是在孩子做了我們希望她做的事情後, 馬上予以強化, 適當引導。

具體, 就是在這個過程, 用細緻的事情去鼓勵, 不要只是僅僅用「你真棒!真厲害!」這些單薄、寬泛的句子。

因為孩子會搞不清楚, 到底是哪件事情「很棒」。 父母應該說出來「今天, 你敢玩攀爬架了, 媽媽真替你驕傲」。

同時,

Advertisiment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逐漸清晰地意識到:父母的讚揚和批評, 都是具體的某一件事情, 不是對自己的全盤肯定或者否定。

這樣, 在需要批評孩子的時候, 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