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經8歲了, 女孩, 這學期轉到新的學校。 最近老師反映說孩子還沒有融進集體生活, 無論是對人際交往, 還是對學習, 都沒什麼信心。 我孩子從小就是這樣, 不夠主動, 待人接物感覺總是沒什麼自信。 跟她談過很多, 但是都沒什麼改善, 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孩子自不自信, 其根本原因是家庭。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可以從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獨立性培養起。
很多相關研究表明,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能夠促進孩子的獨立性、以及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Advertisiment
第一, 在家庭生活中, 應當注意教育孩子自學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自己的行為, 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的督促、管理。
家長應當教育孩子明確自己活動的目的和任務。
剛開始的時候, 可以幫助孩子列一張時間任務表提醒和督促自己, 從而逐步培養孩子學會自學地計畫和檢查自己的學習和活動, 切記, 父母可以協助, 但不能包辦代替。
第二, 平時, 多讓孩子參加勞動, 特別是服務性勞動
家長應當放手讓孩子參加自我服務勞動, 讓其學會照料自己的生活, 諸如穿衣、系鞋帶、梳頭、洗臉、吃飯、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等, 父母儘量不要替孩子代做。
第三, 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平時細心觀察的話, 會發現, 現在有相當多的小學生有辦事磨磨蹭蹭的壞習慣,
Advertisiment
所以平時父母應教育孩子有效利用時間, 讓其學會對時間的統籌安排, 並學會利用好零碎時間, 以及發揮時間的綜合效應。 教育孩子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意義, 使其從小在心中就打下“時間就是生命, 效率就是金錢”的深刻烙櫻。
還要注意讓孩子養成今日事情今日完成、珍惜時間、節約時間、遵守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第四, 家長要做孩子的表率
由於孩子的自我判斷能力還很有限, 他們喜歡模仿他人的行為, 而不會考慮某種行為是否正確、適當。
所以, 父母要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 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 家中收拾整潔條理, 辦事獨立自主、乾淨利索, 做事乾淨利索不拖拉。
Advertisiment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能夠促進幼兒獨立性。 而能夠獨立自主的孩子, 才有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而這一過程, 就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