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花錢大手大腳, 或是完全對管理錢財沒有概念, 這不能怪孩子沒天賦, 多半是家長的責任。 好觀念和好習慣都需要從小培養。
買賣遊戲是個好辦法四五歲的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錢能生錢”的概念, 可以從認識錢幣、反復進行簡單的交易遊戲、低價物品的實際購買經驗開始, 慢慢幫他建立對貨幣的認識。 比如, 可以在購物時帶上孩子, 給他10元錢, 讓其自己看價格標籤, 決定買什麼。 每選擇一種東西, 就可以做一次數位大小的比較。
學管錢, 從心願帳戶開始給未滿18歲的子女開一個銀行帳戶。 零花錢是帳戶資金的第一來源,
Advertisiment
而帳戶的支出一般只能用在買零食或父母同意的開銷上。 等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以後, 開始一起討論做預算。 每年過完春節, 把壓歲錢的總額和銀行帳戶的總額計算出來, 然後列出預算, 今年有什麼消費計畫, 各自多少額度。
如果孩子亂花帳戶裡的錢剛開始孩子會亂花是正常的, 只要讓孩子承擔亂花的後果——一段時間內沒有錢花, 他們就容易接受計畫開支這件事。 家長不必因為孩子亂花錢而焦慮,
Advertisiment
你可以通過提問讓他知道想要和需要的區別:要買的東西是什麼?用它做什麼?這筆錢花了會對你有什麼影響?得到了東西有什麼好處?如果不買會有什麼影響?不斷地提問能促使孩子不斷地想買這個東西的理由, 直到說服你為止。 你還可以幫他建立一個“想要程度分級制”, 按照程度來決定先買哪一個。
講故事,Advertisiment
連大人看著都很頭疼的複雜概念, 要讓孩子接受並感興趣, 故事仍然是目前看來最好的表達形式。 舍費爾用“會下金蛋的鵝”的故事來說明要儲蓄才能獲得這只鵝, 儲蓄的利息就是鵝每天下的金蛋, 但是如果太貪心, 等不及把金蛋積攢起來就把鵝殺掉, 金蛋就再也不會有了。
你同樣可以用他們熟悉的故事主角給孩子編寫故事, 去解釋什麼是股票, 什麼是基金。
把心願變成具體的目標具體的目標能讓人的注意力更集中, 孩子為了達到目標, 更願意克服眼前的懶散和無序, 排除其他不利於目標實現的干擾因素。
兒童理財啟蒙讀物《小狗錢錢》裡面, 12歲女孩兒吉婭為了實現自己去美國短期遊學的夢想, 開始尋找賺錢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家庭每月的收入要有比較安全的分配比例, 而對孩子來說, 消費主要是零花, 不是生活必須。 因此孩子帳戶裡的錢可以把較大比例用於投資和儲蓄, 小部分用於消費。 如果完全不許孩子掌管零用錢, 他就不能參與實際消費, 對他們認識錢、運用錢的能力不利。 如果一直不給他消費的機會, 也會造成他對投資的意義產生懷疑。 你還可以在和孩子商量之後,
Advertisiment
虧錢的時候是風險教育的最好時機。 孩子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資產變動, 他們會看到1個月內的股票下跌, 跟之前3個月賺到的總和差不多。 此時你可以把這些理念傳遞給他們:利益伴隨著風險同在, 虧錢或許是因為市場下滑, 或許是判斷有誤。 這是學投資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 只有正確的思考和判斷、不被眼前的變化迷惑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