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父母自己用打解決事情卻不允許孩子用打解決問題時, 孩子會以為“等我長大了, 就可以用拳頭說話了”。
大人和孩子的力量相差懸殊, 所以大人打小孩, 勝之不武, 可以的話就等孩子長大時再來打架, 不過那時候父母已經不敢招惹比自己高、比自己壯、比自己有力量的孩子了。 是為了什麼事情打小孩?這個問題父母在打之前必須想清楚。 打了小孩之後能解決問題嗎?能教給孩子什麼事情?其實, 打小孩並不能教會孩子解救問題的方法, 而且也證明了你自己也沒有辦法了, 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
Advertisiment
2.當孩子在鬧脾氣時候, 大人不是給孩子安靜的空間, 而是打破砂鍋, 把道理講到底, 那麼孩子會想“有人明明做錯事還發脾氣, 我應該馬上把道理跟他講明白?”
孩子的情緒需要大人引導, 但是也要看準時機, 不要想著立馬就能讓孩子安靜下來, 處理好問題。 欲速則不達, 說理等選個時間再好好說, 先等孩子把自己的情緒平復好, 再冷靜、緩和的說一說。
3.孩子胡鬧脾氣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大人也跟著瞎起哄就不對了, 這樣孩子會想“有人沖我吼, 我也該不甘示弱地吼回去?”
當孩子發脾氣, 情緒激動時, 父母應該做的是淡定、冷靜、少刺激孩子, 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如果父母用嘮叨、講理、囉嗦、糾正、職責來對付孩子的激烈情緒, 這時候孩子的情緒更會如海嘯般難以平復,
Advertisiment
如果希望孩子發脾氣的胡鬧能儘快停止, 那就讓孩子自己平復激動的情緒, 把自己平穩的情緒示範給孩子看, 而不是像地殼板塊一樣和孩子硬碰撞, 可以預見一場親子關係地震就會瞬間爆炸。
4.父母常犯的錯誤是對於孩子滿心期待得到表揚的事情總說得很抽象, 一句簡單的“很不錯”就帶過, 但是對於孩子做錯的事情, 卻能條條杠杠的羅列的很具體, 所以孩子會想“沒有必要欣賞別人的長處, 而是要逼迫他們糾正自己犯下的錯誤。 ”
讚揚孩子不要雲淡風輕的點個“贊”, 或者“你很棒!”、“你很厲害”而已, 這樣孩子很難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
Advertisiment
5.當一個好孩子是作為一個孩子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是壞的表現是零容忍的。 孩子從此對他人也更加苛刻“一個人只要犯錯就是錯的, 辯解也沒用”。
如果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現, 是需要通過各種情境培養的, 這樣孩子才能從中學習並給予回應。 同樣, 當孩子有所表現時, 父母不要吝嗇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句讚美的話, 這些對孩子非常重要!能夠讓孩子重複出現好的行為, 減少壞表現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