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疼孩子, 責怪自己孩子無能, 教孩子“以牙還牙”。
2、 責駡自己的孩子, 把責任全部攬到自己孩子身上。
3、 帶著孩子上門興師問罪。
4、 瞭解受到欺侮的原因, 謹慎對待, 指導孩子端正自己的言行。
正確的做法是第四種。 心疼自己孩子, 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責怪孩子無能, 教孩子“以牙還牙”, 或者不問青紅皂白, 簡單對待, 武斷處理問題, 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為這些做法會造成孩子失去正確的是非觀, 心理上感到壓抑, 有委屈不敢向父母訴說, 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Advertisiment
父母首先要安慰孩子, 如“你被明明欺侮了, 爸爸媽媽心裡也很難過”。 然後, 弄清受欺侮的原因, 讓孩子明確是非, 指導孩子端正自己的言行。
1、 忍讓、不予理睬。 對孩子因交往中的小事情受欺侮, 父母應教育孩子採取忍讓、不予理睬的辦法。 這有利於養成孩子謙讓、寬容的良好品質。
2、 適當回避。 對經常欺侮人的小朋友, 父母可讓孩子採取回避的辦法, 減少和這樣的小朋友接觸的機會。
3、 據理力爭。 孩子的既得權益受到侵犯, 如果父母再一味教孩子忍讓、寬容, 長其以往, 會使孩子變成一個“小綿羊”, 軟弱退縮, 心理受到壓抑, 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父母應該教孩子向欺侮他的小朋友表明自己的態度,
Advertisiment
4、 通過家長之間的交談解決。 在必要的時候, 如果對方家長通情達理, 有修養, 父母也可以出面和對方家長交談, 對問題的解決取得一致意見。 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因孩子之間的事情引起家長們之間的不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