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看到自己喜歡的繪本就會要求我反復講, 故事講了N遍了, 問題也回答了N遍了, 這可怎麼辦?
重複閱讀的現象, 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著, 1、2歲的孩子在閱讀的時候, 就特別喜歡要求爸媽把同一個故事講上N多遍。
為什麼孩子對這樣的重複閱讀不會覺得膩煩呢?簡單地說, 這種重複閱讀的行為, 可以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確定感和成就感--“我知道故事的結局!故事如我所料地發展著!”
因為有這樣的感受, 所以在孩子第N+1次聽到某個故事的時候, 他們是很安心、很快樂的。 也正因如此,
Advertisiment
而且, 在每一遍重複閱讀中, 孩子可能會讀出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第一次閱讀時他關注的可能是故事情節, 第二次他發現了畫面中的某個細節的奧秘, 第三次、第四次, 他認識了一些字, 並慢慢地從這些字開始, 認識了更多的字……如果從這個角度理解孩子的閱讀行為,
Advertisiment
當然, 做“人肉複讀機”的確有些乏味, 如果爸媽實在讀得累了, 可以如實告訴孩子:“媽媽讀了好多遍, 現在累了, 我們換一本書好嗎?”或者鼓勵孩子自己講講這個故事, 如果孩子不願轉換到新的書, 可以製造一些機會, 讓繪本和生活聯結起來。 如果今天去了超市, 就看一本關於超市的繪本(如《幸福小雞逛超市》);如果明天要去水族館, 就給孩子念一本《海馬先生》……讓生活中的經驗, 帶領孩子走向更寬廣的閱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