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孔令雪
一次去公園裡散步, 看到兩個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在玩耍, 玩著玩著, 其中一個小男孩把園丁歸攏成一堆的樹葉踢得四散開來, 還抓起樹葉拋撒到小夥伴的身上, 看他笑得很開心, 估計在心裡讚賞自己惡作劇成功。 旁邊的媽媽看到了滿地淩亂的場面, 很生氣地大喊男孩的全名說, “你怎麼這樣, 還不趕緊跟陽陽道歉”, 小男孩一看媽媽生氣了, 隨口說聲“對不起”, 嬉皮笑臉地跑開了。 媽媽不依不饒, 抓過來繼續教訓:“你看看你把這樹葉散得滿地, 打掃衛生的阿姨又要重複勞動了,
Advertisiment
許多70後、80後家長已經懂得不要打罵孩子, 而是要講道理, 經常見到有媽媽在給孩子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 旁邊的孩子卻心不在焉。 講道理模式多次反復後, 孩子討厭極了媽媽的嘮叨, 媽媽也深感失望, 覺得孩子不聽話不懂事, 進而用其他手段懲罰, 親子關係鬧得不可開交。
我們之所以稱他們為孩子, 是因為他們還年小, 做事情的主要出發點是自己覺得好玩, 開心, 可以滿足自己的內心需要。 所以他們對錯誤的認知非常表面, 往往覺得對錯是家長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的評價。 他覺得把樹葉撒到別人身上很好玩, 把碗打碎了聽聽響聲也很好玩,
Advertisiment
每個孩子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 但每次犯錯都是一次教育和成長的機會, 把握好了, 可以塑造孩子的行為習慣。 這裡有個三步走的建議供參考。
首先, 要幫孩子看到自己的言行問題出在哪裡, 明白為什麼會因為這件事情和他交流。 比如, 你養的狗狗沒有訓練好, 在家裡隨地拉大便了, 影響了家裡的環境;你不小心把別的小朋友撞倒了而不管不顧……
其次, 如果孩子知道錯在哪裡, 並已經有了跟事件有關的情緒, 如歉疚感或其他情緒,
Advertisiment
如果他欺負別的小朋友, 可以試著讓他換位思考:如果你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是什麼感受, 會不會感到委屈、傷心、憤怒?那你想被欺負嗎?你還會去欺負小朋友嗎?出現損壞了別的小朋友的玩具, 破壞公共環境, 也可以引導他換位思考。
第三,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到問題並釋放情緒後, 很重要的環節就是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這才是減少下次出現類似問題的關鍵。
Advertisiment
整體來講, 最忌諱的是有些媽媽會在孩子犯了錯的時候大吼大叫, 並且說如果他再不聽話就要拋棄他, 再也不愛他了。 這麼做會讓孩子把當下的錯誤和被拋棄關聯起來, 進而失去安全感和自信, 埋下心理隱患。 一個重要的原則是, 要讓孩子知道, 無論他犯了什麼錯誤, “媽媽都愛你, 但你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