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一說到規則, 可能很多父母會表示反感, 因為在一心想讓孩子擁有快樂、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時代父母眼裡, 規則似乎等於束縛、禁止、反抗。 可是,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作為一個社會人, 我們需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則。

對孩子來說, 也需要從小循序漸進地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
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 規則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規則意味著有規律的生活和習慣。 在孩子的生活中, 規則很大部分的內容其實是養成生活規律和行為習慣。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思考和學習, 他們喜歡熟悉的生活程式,

Advertisiment
重複性的、有規律的生活讓他們覺得有安全感, 並有利於他們意識到這些習慣的存在, 從而逐漸建立習慣。

規則意味著安全的界限

3歲前的規則應該是以保護孩子自身的安全、不傷害他人和公物為界限, 這一點要和“為了成人的方便而設立規則去限制孩子”區別開。 比如, 當孩子會爬以後, 就會到處探索, 我們要做的是儘量保證家裡的環境安全, 把容易讓孩子受傷的物品都收好, 把桌角等包好, 把電源插座蓋住等, 做好預防措施。 讓孩子能夠盡情去探索, 而不是整天跟在孩子後面這個不許那個不許。

那麼什麼是安全規則呢?

比如在停車場的規則。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 抱下車後, 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到處跑。

Advertisiment
我們要事先講清楚, 在停車場一定不能亂跑, 因為坐在車裡的司機不一定能看到他。 那麼孩子可以怎麼做呢?告訴他“可以抓住大人的手、衣服或者包”。 再比如在遊樂場的規則。 告訴孩子, 別的小朋友在玩秋千, 你不能一下子把小朋友揪下來, 否則有可能傷害到他。

告訴孩子玩秋千的規則:你可以等一下, 或者禮貌地問“什麼時候可以輪到我”, 或者先去玩別的。 家長不僅僅是解釋規則, 還要為孩子提供一些解決方法, 讓孩子自己選擇和決定, 發揮他們的主動性。 制定規則並不是為了限制孩子, 也不是說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去管理孩子。 相反, 制定必要的規則, 是為了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 學習人際互動以及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Advertisiment

避免一個誤區:規則的隨意性

如果規則只是父母為了自己的方便和感受, 想起一出是一出, 比如同樣一件事只有當自己不能容忍時才想起, 那麼家裡可能就變成隨時隨地都可能有“新規則”。 這樣制定的規則是沒有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和特點, 孩子自然也無法接受。 比如, 我們都認同打人是不可以的, 但現實生活中常常是小打小鬧可以(大人和孩子瘋的時候常常這樣), 打人打到別人哭、打到疼就不可以, 這樣去和孩子解釋, 孩子很難判斷“這件事情我到底可不可以去做”。 所以, 父母在制定規則時要注意, 要根據事情的性質來決定, 而不是由事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

再舉一個例子, 網上有一則新聞說,

Advertisiment
2歲的女兒愛上了撕錢, 一開始是撕5元、20元的, 到後來一定要撕百元大鈔, 不給就哭鬧。 媽媽這才急了, “再慣下去怎麼得了, 家裡又不是開銀行的”, 表示今後堅決不再給錢讓孩子撕了。

在這件事情上, 父母就是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是否規範孩子的行為。 一開始父母可能認為不嚴重, 損失也不大, 不料孩子撕上癮了, 事情變嚴重了才下決心制止, 這樣孩子無法理解到底自己什麼時候對、什麼時候錯。 所以, 一開始就要明確告訴孩子“錢不是你的玩具, 不能玩錢, 你可以玩你的玩具, 如果你想撕紙, 媽媽給你一些紙撕”。 別因為父母的隨意性, 讓孩子無法理解自己行為的界限, 不理解規則的界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