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誤食毒物,有一種情況千萬不能催吐

雖說防止意外最好的辦法, 就是平時做好安全工作, 對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但即使這樣, 有時還是難以避免意外的發生。
掌握一些正確的急救方法, 至少能讓我們在意外發生時, 不至於手忙腳亂幫倒忙, 雖然丁媽很希望這些急救方法, 爸媽們永遠用不上。

誤服藥品、毒物、清潔用品等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之一, 在急救工作中也時有見到, 有小孩子誤把糖衣藥片當糖豆, 也有小朋友把裝在飲料瓶子裡的農藥、清潔劑當飲料喝下去的。

當家長發現孩子誤食之後, 除了立即打急救電話之外, 在急救車來臨之前,

Advertisiment
可以根據情況, 給孩子催吐。

什麼情況可以催吐?

在發現孩子誤食了藥物、毒物之後, 首先要看看孩子意識的是否清醒, 如果意識清醒, 問他問題知道答應, 那麼就趕快幫孩子催吐。

先讓孩子喝 300 毫升左右的水, 喝完以後, 用牙刷柄之類不尖銳的東西刺激他的舌根, 幫孩子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 注意需要讓孩子把剛才喝的水連同胃裡的藥物、毒物一起吐出來。

吐完以後, 再喝水, 再吐出來, 反復幾次。

催吐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喝水要適量喝水的量要根據孩子的體重來算, 成人通常是 300 毫升, 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 那就少喝點, 跟他平時喝一頓奶的量差不多就行。
如果一次喝的水太多胃內壓力增高了, 反而會促使毒物進入腸道,
Advertisiment
不利於毒物的排出。
喝進多少吐出多少孩子喝進去多少就要讓他吐出來多少, 千萬別喝進去 300 毫升, 吐出來 200 毫升, 那剩下的 100 毫升就留在胃腸道裡被吸收了。
嘔吐物要保留吐出來的東西要儘量保留起來, 最好讓孩子直接吐在玻璃瓶裡, 去醫院的時候帶著, 方便醫生做毒物鑒定。
水溫要適宜最好喝接近體溫的水, 別太冷也別太熱。
水溫過高, 胃腸黏膜上的毛細血管就會擴張, 反而會促進了毒物的吸收。
水溫過低, 胃受到刺激, 就會收縮, 導致胃內壓升高, 會促進毒物進入腸道, 同樣會使毒物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另外, 胃黏膜皺襞一收縮, 毒物就夾在裡面了, 就不容易洗乾淨了。

給孩子催吐之後, 要趕快送醫院。

什麼情況不能催吐?

發現孩子誤食,

Advertisiment
先要判斷孩子的意識情況, 如果孩子意識不清, 就不能強行給他催吐了。

在意識不清醒的狀態下強行催吐, 容易發生嘔吐物誤吸, 引起窒息。 這時要馬上撥打急救電話, 儘快送孩子去醫院。

除了意識不清的情況外, 如果孩子誤服的是強酸性、強鹼性的毒物, 也千萬不要催吐, 否則會給孩子的消化道帶來二次損傷, 簡單處理後, 要儘快送孩子去醫院進行救治。

如果誤服的是碘酒或來蘇水等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的藥物, 可以給孩子喝一些米湯、麵湯等含澱粉的液體, 減輕對胃黏膜的損傷;如果誤服的是強鹼性的毒物, 可以給孩子喝食醋、檸檬汁、橘子汁等來弱化鹼性;如果誤服的是酸性很強的毒物,
Advertisiment
如潔廁靈等酸性洗滌劑, 可以給孩子服用純牛奶、生蛋清等來減輕對消化道的腐蝕。

安全工作要做好

想要避免意外的發生, 最重要的就是平時做好安全預防工作。

清潔劑等生活用品放以及藥品等最好放在孩子夠不到的高櫃中或鎖起來, 避免孩子自行取用。

不要將清潔劑、酒精、汽油等倒入空飲料瓶存放, 任何不是食物的東西都不要用裝食物的容器盛放。

給孩子吃藥的時候不要騙他說是吃糖豆, 大人喝酒時不要逗孩子說喝的是飲料。

孩子模仿能力很強, 大人在吃藥時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 避免孩子模仿。

在孩子稍微懂事以後, 就要跟孩子講清楚什麼可以吃, 什麼不能吃, 遇到不確定的東西, 要先問大人。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