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說話多惹人嫌 父母巧妙來解決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口齒伶俐、語言表達能力強, 都怕自己孩子沉默寡言或是口齒不清, 可一旦孩子說話很多時父母又開始嫌孩子太吵, 不知道“適可而止”。 實際上, 孩子四五歲時話多跟他的語言發育規律有關, 4歲以後正是他語言能力快速增長時期, 他會問個沒完, 說個沒完。 因為他要不斷地通過說話來練習語言表達力、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或者以不斷的提問來瞭解他感興趣的東西, 故而對於成人來說他好像嘰嘰喳喳, 話說個沒完。

此外, 孩子說話多也有其它因素的影響, 比如父母的個性,

Advertisiment
屬於開朗、好說, 就會影響到孩子;或者社會環境, 比如周圍逗弄的人很多, 他的語言能力就強, 像獨生子或受重視的孩子, 愛說話的傾向就強一些;也有一些孩子好表現, 便通過說話表現出來。 應該說, 喜歡說話、愛說話的孩子往往都是外向、活潑、開朗、敢於表達自己想法、與人溝通能力強的孩子, 這一點上做父母的應當明白。

當孩子說話惹人厭時, 問題往往不是在於孩子的話多, 而是由於他說話的時機不對、說話態度不佳、說話物件不當, 或者說話的內容不合時宜。 也就是說, 作為孩子他無法判斷什麼時候該說, 什麼時候不該說。 這些缺點在幼兒時期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當他漸漸長大進入團體之後這些缺點也許就會影響他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比如在一個集體中大家會因為他太嘮叨而不願意接近他, 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來說。

對此, 父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育孩子:

(1)談話態度。 由於教養方法的失誤, 孩子在說話時極有可能使用的是一種盛氣淩人或居高臨下或自我中心的態度, 對於聽者來說肯定感到彆扭從而導致我就不想聽你的, 心裡厭惡, 進而會認為, 這個孩子怎麼這麼多廢話!這就需要改進教育孩子的方法, 不要給他一種“我是中心, 別人都得圍著我轉”的感覺, 因為這對他以後的發展沒有好處。

(2)說話內容。 孩子往往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說話, 但這種作法有時就跟團體的談話格格不入或者風馬牛不相及, 這樣他就可能被人認為不合時宜、多嘴。

Advertisiment
父母應教育孩子多聽聽別人的談話內容, 知道的你可以等別人說完了再說, 不知道的就不要轉開話題, 因為這樣會影響別人說話的感受。 教你的孩子設身處地想一想, 他應該明白這些道理的。

(3)說話時機。 對於人這個群體社會來說, 談話是人類進行交往的一種形式。 孩子也需要交流, 但卻往往把握不了應當說話的時機。 比如, 別人還沒有說完他就趕緊插嘴;或者老師在課堂上大講, 而他在課堂下與小朋友小講;讓大家各講一句話時, 他卻在那兒像領導做報告等都是時機選擇不對。 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別人說話時應尊重別人, 不打斷、不接話、不小聲評論, 應該把別人的話認真聽完。 只有尊重別人,

Advertisiment
才能被別人尊重。

(4)說話對象。 有些孩子在選擇談話物件時可能失誤, 比如你把幼稚園裡的細小事情講給父母以外的人聽, 或者你對一個情緒悲傷的人談你的幼稚的笑話等等。 對此, 父母應教育孩子,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說話被容納的範圍, 比如孩子就應多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小朋友說話等。

(5)說話風格。 如果一個孩子說話太口囉嗦, 重複來重複去, 也會讓人覺得這個孩子話很多。 對此, 父母應使用一些方法來幫助孩子說話精煉、扼要, 如聽完一個故事讓他用一句話來總結大意, 或者用三句話描述幼稚園一天的主要活動等。

除了從以上幾方面對孩子進行引導之外, 應該鼓勵孩子多觀察、多思考、多關心周圍的事物,

Advertisiment
讓他不只用嘴, 同時也用心、用腦去認識周圍的事物。 當他問到一些問題時, 做父母的可反問他:“那你說為什麼呢?”他就會歪著頭去思考了。 總之, 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開口、什麼時候說什麼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