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力有關嗎?

2歲至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語言表達能力在這段時間發展最迅速.父母應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著重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

冬冬的媽媽最近有些著急,眼看同齡的孩子都會說句子了,而2周歲的冬冬只會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她擔心孩子智力會不會有問題.

孩子由於個體的差異,表現在語言能力方面也是開口有早有晚、表達清晰不清晰的區別.媽媽們只看到孩子說話晚的結果,卻沒有思考可能造成孩子開口晚的原因,著急地給孩子扣上智力有問題的標籤,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Advertisiment

【分析】

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語音,即學會正確發音及稱呼;懂話,即感受或理解,能夠把別人的話與現實的東西或者行為活動聯繫起來;表達,即用自己的話把思想講出來.因此,兒童的語言發展就是從發音到理解,再從理解到表達的過程.

一般來說,0至1歲的孩子處於語言準備時期,基本上以簡單的發音和稱呼為主,我們總能聽到孩子咿咿呀呀說個不停,卻不知道孩子在說什麼.其實,孩子在積累語言資訊.

1歲至1歲半,孩子處於語言理解階段,對大人的語言理解能力迅速提高,大人所說的話,孩子能夠很好的理解,但是往往還不太會表達,最多會用簡單 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意願.比如:"飯飯"表示想吃飯,"奶"表示想喝奶.一般來說,孩子是先理解名詞,慢慢理解動詞、形容詞和副詞.

Advertisiment

1歲半後至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躍進時期,孩子學著用詞語和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可以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際了.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及成長環境的不同,孩子語言發展的躍進時期在時間上有所差異,有些孩子不到2歲就能夠說完整的句子,有些孩子2歲半了,卻仍然停留在疊字表達上.

【支招】

2歲至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語言表達能力在這段時間發展最迅速.父母應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著重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具體來說,要注意幾點:

1、要注意發音和用詞的準確性儘量用標準的普通話和孩子交流,而不要用兒語及方言和孩子說話.與孩子說話時要速度緩慢,發音清晰.

Advertisiment

2、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意願當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意願時,父母不要馬上替孩子說出來,應該引導孩子學習和使用新詞彙.當孩子需要父母説明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分勤快地滿足孩子的需求,也要鼓勵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力量,從而為孩子使用語言提供正面的體驗.

3、營造良好的親子溝通氛圍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孩子當成大人一樣,凡事多與孩子溝通.外出的時候,也可以鼓勵孩子把看到的東西告訴父母.與孩子說話時,儘量不要使用命令、要求、否定等語氣,多使用請求、協商、肯定等語氣,讓孩子在交流中獲得尊重感.

Advertisiment

4、語言環境不要過於複雜有些家庭,祖輩、父輩及保姆使用的語言各不相同,年幼的孩子根本無法理解這些各不相同的語言,表達自然也會滯後.當然,在沉默後,孩子語言爆發 時也容易掌握更多的語言.但是,多語言環境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孩子說話晚.所以,建議想讓孩子掌握多種語言的家庭,最好先讓孩子掌握母語,然後再學習其他 語言.

5、測試孩子的語言發展系統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語言發展比較遲緩,可以在家裡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測試.比如,在聽覺方面,檢查孩子的聽力是否有問題;在發音方面,檢查孩子的 舌系帶或者聲帶等發音器官有沒有問題;在語言理解方面,檢查孩子對父母、對周圍其他人的簡單語言能否理解;在表達意願方面,檢查孩子是否會用非語言來表達 自己的意願,比如會不會拉著父母去做一件事情,會不會用肢體動作表示反抗等.

Advertisiment

如果上述都是正常的,那麼,孩子說話晚或者語言發展較緩慢,與孩子的智力無關.

一般來說,女孩的語言發展早于男孩,親子溝通較多的孩子語言發展要早於缺乏溝通的孩子.如果孩子3歲後仍然發音不清晰,聽不懂別人的話,或者孩子平時都是沉默寡言的,父母就需要帶孩子去兒科看看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