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說話讓人尷尬怎麼辦

身著吊帶裙的張阿姨在俯下身的時候,不小心讓小強看見了她的。 小奶奶,張阿姨也有小奶奶。 張阿姨嚇得趕緊把裙子的領口捂住--如何面對無忌童言?
在某些場合,尤其是在與外人打交道的時候,寶寶很可能會說出一些不合適的話,弄得大人們很尷尬。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往往會對寶寶很生氣,把這種事情看作孩子犯的錯誤。 事實上,孩子真的很無辜,他根本不知道這些話不該在這種場合下說。
一方面,孩子的交往經驗不足。 6歲前的孩子大多數的時間是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除了親戚、幼稚園老師之外,接觸成年人的機會不太多。
Advertisiment
因此,孩子往往不知道,大人的哪些事情可以在社交場合公開談論,可以被大家接受;哪些事情是會令人難堪的,不要在公開場合談論。
另一方面,孩子往往是自我中心的。 孩子做事經常憑著一時的興趣和好奇,一旦發現感興趣的事,就去做,不會考慮其他的因素。 3、4歲的男孩子容易對媽媽的乳☆禁☆房感興趣,所以一看到乳☆禁☆房,就興奮地喊叫,根本不考慮這是否會讓別人不好意思。 這是孩子自我中心特點的典型表現。
還有,孩子的思維比較刻板。 例如,有的媽媽告訴2、3歲孩子說,爸爸是媽媽的老公。 孩子就會把老公這個詞刻板地用到很多人身上。 只要看見一個叔叔和一個阿姨在一起,就會認為叔叔是阿姨的老公。
Advertisiment
如果在社交場合,孩子毫無顧忌地這麼說出來,就很可能鬧出或造成尷尬場面。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媽媽該怎麼辦?
有的媽媽會又氣又急,把事情怪罪在孩子身上,怒氣衝衝地把孩子訓一通:不許亂說話!這時,孩子會覺得很緊張,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 而且原本很開心的社交活動也會被弄得很掃興。
有的媽媽會當孩子說了句玩笑話,大家哈哈一笑,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對1、2歲的孩子而言,事情過去了就會慢慢的淡化。 對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反而強化了孩子的行為,他會誤以為在這種場合下說出這些話,大人很喜歡?quot;因為我一說出口,他們都笑了。 以後,他會繼續亂說話。
媽媽們正確的做法是:
不要對孩子發火,更不要大笑。
Advertisiment
立即制止孩子繼續說下去,可以用孩子最喜歡的玩具、最愛聽的故事,或好吃的東西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然後暫時擱置這件事。
等客人走了以後,把孩子叫到身邊,對他說:小強,媽媽跟你說一個小秘密。 你知道嗎,''''小奶奶''''是所有女孩子的''''隱私''''。 ''''隱私''''就是不能讓別人知道,不能讓別人看見的東西。 比如說,你的小屁股就是你的''''隱私''''。 如果在幼稚園裡,大家都穿得好好的,就你沒穿褲子,小屁股露了出來,大家都會羞你,你會覺得很不好意思。 剛才張阿姨的''''隱私''''被你發現了,然後你還告訴了大家,張阿姨就很害羞。 所以,以後不要當著大家的面,把別人害羞的''''隱私''''說出來。 媽媽如能注意對孩子諸如此類的教育,寶寶就不容易讓人尷尬。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