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不科學

有的家長認為, 孩子說話晚是“大器晚成”, 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 其實, 這是沒影的事, 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小寶寶到了1歲左右就開始牙牙學語, 說幾個簡單的詞句, 如果到了兩三歲還不會開口說話, 醫學上就稱為言語發育遲緩。 言語遲緩的原因很多, 通常影響孩子說話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從生理上講, 如果孩子的聽力本身有問題或發音器官不正常, 會導致無法正常發音, 比如, 孩子若出現舌系帶過短、唇裂、齶裂等異常, 就會出現發聲氣流走向失常和發聲協調困難,

Advertisiment
影響發音;如果孩子有聽力障礙, 也會影響語言的發展。 如果孩子得了孤獨症, 或者是智力低下, 也可能不會說話。

不過, 大多數孩子不肯說話是由家庭環境造成的。 有些父母經常把孩子不會說的話掛在嘴邊, 久而久之, 孩子習慣了聽, 就不願開口了;也有極少數家長, 強迫孩子說話或把孩子發音不准當笑料, 不經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於是變得不肯開口。

另外, 孩子出生後一直聽著方言長大, 孩子周圍的成人普通話說得不標準, 孩子學普通話可能會有發音不准的現象。

盲目剪“舌筋”傷身又傷心

不少家長認為, 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遲, 是因為舌系帶太短。 “舌系帶”俗稱“舌筋”, 當我們張口將舌抬起時, 可以看到一條小的系帶系在舌和口底之間,

Advertisiment
這就是“舌系帶”。 正常“舌系帶”可使舌頭活動自如, 舌尖可自然地伸出口外, 或向上舔到上齶。 在新生兒期, “舌系帶”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 在舌的發育過程中, 舌系帶逐漸向舌根部退縮, 舌尖逐漸遠離舌系帶。

多年來, 在民間一直有著這樣的觀點, “把舌系帶割掉, 孩子說話早”, 記者從幾家醫院瞭解到, 經常有家長帶著孩子過來要求做手術割掉“舌系帶”, 孩子的年齡大多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

專家說, 其實,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能不能說話, 說話是遲是早, 和舌系帶並沒有關係。 嬰幼兒“舌系帶”稍短, 不應認為就是不正常, 最好觀察到兩歲以後。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說話不清楚, 盲目讓孩子接受“舌系帶”手術的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Advertisiment

創造機會讓孩子“金口常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