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爸爸媽媽在家裡制定一些要求和執行規則是很正確的行為, 因為有了這些行為的約束, 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才可以更加地規範, 如此做了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孩子能夠倍感快樂、健康的成長。 可是有時候, 很多的爸爸媽媽忘記了他們的孩子其實不是一出生沒有人教就自己可以理解制定的規則或者要求的, 因此説明孩子理解和遵守規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做的行為。 規則的有效性一直以來都不是由孩子決定的, 反而是通過爸爸媽媽們制定的, 規則制定好了以後就要想著應該怎麼樣讓孩子來遵守約定。
Advertisiment
但是很多時候, 因為孩子的性格不一樣, 並且由於孩子的年齡還比較小, 有時候孩子會過分頑皮, 導致不遵守約定, 那麼這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下面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建議。
一、簡單解釋
最好跟孩子簡單地說一下為什麼要制定這項規則, 然後可以拿廚房裡面的刀具的例子, 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子來解釋“制定這個規則是為了保證你的安全。 原因在於刀是很鋒利的, 你還小, 要是使用不當的話會造成很大的危險, 傷害到自己是很疼的。 ”
這時候需要告訴提醒爸爸媽媽的是, 不要說一些會造成孩子不開心的話, 舉例來說, 不要說“這個規則就是因為你太不成熟, 太不聽話,
Advertisiment
二、保持冷靜
遇到問題要冷靜, 第一個爸爸媽媽要懂得, 建立一個規則或懲罰措施是為可能夠讓孩子的良好的行為能夠一直保持下去。 要是你設定了一個規則, 然後寶寶沒有遵守規則的話, 爸爸媽媽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地去解決, 要是過分生氣也許會造成自己不能正確地解釋規則或執行懲罰。
三、事前提醒和事後教育
要是爸爸媽媽們察覺到孩子的行為快要打破某一項規則, 可以友情提醒一下自己的孩子, 告訴他要是他打破規則會有怎麼樣的懲罰。 舉例來說, 要是看到孩子到廚房玩, 就可以這樣關照孩子“我說過了你是不可以玩刀的, 不然你就會受到懲罰”。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保持你的權威,
Advertisiment
要是孩子打破了規則, 在受到懲罰過後, 最好跟孩子進行一下談話, 這樣子才能夠讓孩子瞭解到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媽媽懲罰他是為了他好。
四、提出明確的要求
建立一個明確的規則, 一定要符合規則的時間框架和條件。 孩子現在對於很多事物都是懵懵懂懂的, 老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限制他的行為。 除了這個以後, 他們也十分不瞭解明明是相同的事情為什麼在不同情境下要求不同。
因此, 爸爸媽媽們最好要解釋一下告訴孩子你的要求或者規則。 舉例來說, 你要告訴3歲的小男孩, “廚房裡面的刀具是做菜用的, 要是平時用會傷到自己的。 ”
五、允許提問
跟孩子溝通, 可以讓孩子對於規則提出問題。
Advertisiment
同時爸爸媽媽也要明白, 在規則被打破之前, 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孩子討論規則, 要是孩子破壞了規則那麼久不允許討論了, 在孩子打破了規則之後, 第一步想做的就是逃避懲罰, 這是千萬不能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