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走路總喊腳疼,當心扁平足作怪!

我沒有直接回答, 先問了她一個問題:“孩子是從學步起一直不太願意走路呢, 還是就最近不願意走路?”

她回答說:“好像一直都不太願意走路, 因為他走一會就喊腳疼, 我帶他去鎮上的診所看了醫生, 醫生也沒說什麼問題。 我就想問問你, 2歲的孩子是不是都這樣啊。 ”

我說:“兩歲的孩子的確會出現一個時期, 就是之前走路都好好的, 突然某一段時間不願意走路, 反而要抱, 這是蠻正常的。 但像你家的孩子這樣走一會路就喊腳疼的情況很少見, 該不會是扁平足吧?我建議你帶孩子去大醫院找專業的骨科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Advertisiment

之所以懷疑是扁平足, 是因為之前也有個媽媽跟我說, 她家的女兒走路時, 也總是喊腳疼, 後來去大醫院檢查, 才發現原來是扁平足引起的。

問題來了, 怎麼才能判斷是扁平足呢?

左邊是典型的扁平足, 右邊是正常足


扁平足是一種腳部畸形, 足弓很低或者沒有足弓, 導致足底幾乎完全與地面接觸。

這裡有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在家裡自測。

在地上鋪兩張白紙, 將孩子的雙腳打濕, 然後讓孩子的雙腳分別在兩張白紙壓一下, 看一下雙腳的受壓面積, 白紙被打濕的部分就是受壓的部分。 如果足印的內側空間有一半的, 屬於正常的;空間少於一半或者沒有空間的, 那很可能就是扁平足了。


如果是扁平足,

Advertisiment
該怎麼辦?

事實上, 很多寶寶從出生就存在扁平足, 這是因為寶寶的骨頭和關節都很靈活, 再加上寶寶腳丫內側還有脂肪墊, 將足弓擋住了, 看起來更像是扁平足。 正常情況下, 在寶寶6歲左右, 足弓才會發育成熟。 只有極少數足弓發育緩慢或不發育, 就會形成扁平足。

扁平足大部分是屬於遺傳的, 也有少部分是後天形成, 後天因素包括缺乏運動、腳部長期負重過大、以及其它疾病等。

如果寶寶走路沒有不適的話, 即使存在扁平足現象, 也是不需要治療的。

如果寶寶走路經常抱怨腳痛、小腿痛、膝蓋痛, 或者存在腳部僵硬、運動困難以及不能靠踝關節上下運動等症狀, 那很有可能是扁平足引起的, 此時需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忙。

Advertisiment

扁平足可以預防嗎?

先天遺傳的就沒法預防了, 但後天形成的是可以預防的, 預防要注意以下3點:

1、不要強行讓寶寶過早的站立。 由於月齡較小的寶寶的足部和腿部發育還不足以支撐他的身體, 如果強行讓寶寶站立起來, 會造成足部負重過大, 久而久之就會影響雙足的發育。

2、平常可以多讓寶寶赤腳走路, 以及進行適當的運動, 因為這樣能促進足弓的發育。

3、鞋子不要穿的太小或剛剛合適, 腳被裹的太緊, 不利於足部的發育。 尤其要注意的是鞋內長應比寶寶的腳長多1cm。

給寶寶選鞋可以參考這篇:如何給寶寶選擇一雙合適的鞋

另外, 需要特別提醒一下, 「矯正鞋不僅不能幫助孩子的足弓發育, 反而還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足弓發育」,

Advertisiment
而且國鞋大師丘理老師也在微博中提到過, 「先天性扁平足什麼樣的鞋都矯正不了, 正常選鞋就好。 」

所以, 請大家擦亮眼睛, 不要被打著矯正扁平足旗號的商家給矇騙了。 即使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鞋墊(矯形器), 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