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孩子跌倒

健康的孩子總是活潑好動的。 便活動又蘊藏著不安全, 往往成為孩子出事的誘發因素, 諸如摔倒、跌傷等等。 切莫小看這類“跌跌撞撞”, 輕者招來痛苦, 重者可危及孩子的生命。

孩子何時易跌倒
據有關專家調查, 一年中7月、11月, 孩子跌傷的頻率明顯增高。 7月天氣炎熱, 注意力難以集中, 且出汗多, 易打滑;11月則是一年中活動開展最多的季節。 而一天之中, 孩子招麻煩大多在下午三四點鐘至傍晚, 家長這時得格外注意。

哪些孩子易跌倒
●智力較低的孩子。 對某項活動他們往往不能全面理解和正確判斷, 故遇險時,

Advertisiment
比正常孩子更易受傷。
●體格發育較晚的孩子。 由于手腳功能較差, 體力弱, 靈活性差, 面對緊急情況時缺乏應變能力。
●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 這些孩子易沖動、好勝、倔犟、脾氣暴躁, 容易與小伙伴發生沖突而引發事端。
●動作遲鈍、依賴性強、神經質的孩子。 這類孩子因氣質類型原因而容易跌倒而受傷。

如何減少孩子跌傷
●孩子學步期間, 應選擇平坦安全的地方, 盡量少用或不用學步車, 讓孩子獨立學習行走, 讓他們自己去體驗, 把握平衡的本領。
●加強對孩子手腳活動能力的訓練, 讓孩子學會“碰撞”、“跌倒”。 成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要摔倒時會不自覺地迅速保護人體最重要的部位, 如閉上眼睛、用手抱住頭部等。 孩子的手卻缺乏這樣的“本領”,

Advertisiment
原因之一是大人給孩子的手提供的訓練機會太少了。 如父母在孩子學步的過程中總是牽著孩子的手, 孩子便沒有機會體會手臂在摔倒時的用場;再如怕孩子碰著而過多地限制他們的活動, 不讓秋千、玩攀登架等, 也會使他們的胳膊得不到足夠的鍛煉, 平衡能力得不到加強。 因此, 家長要鼓勵、引導孩子多活動, 特別是多做鍛煉手腳的活動, 以發揮兩手在活動和自我保護中的作用, 獲得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對于孩子的獨立活動做到“放手不放眼”, 將孩子的行為納入成人的視野之中。 一旦險情出現, 立即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對于大一點的孩子要加強安全教育, 讓他們認識到各種險情的危害,
Advertisiment
教會他們如何避險, 尤其是在險情猝然降臨時如何緊急應變。

孩子不慎摔倒怎么辦
孩子不慎摔倒, 父母最常見的反應往往是:馬上跑過去抱起孩子, 給點零食, 說些安慰的話, 哄住孩子不哭了事。 這是一種缺乏醫學常識的舉動。 正確做法是:
一看:看孩子倒地時的姿勢與狀態, 看臉色有否異常, 手腳是否能動, 身上有無外傷或起青包、出血、血腫等。
二問:詢問孩子什么地方疼, 胸部、肚子、頭部有無不適的感覺。
三查:檢查全身各個關節是否有問題。 先讓孩子做幾次蹲下、起立的動作, 接著讓孩子伸展胳膊、活動手腕、左右轉頭, 再讓孩子反復做幾次彎腰挺身動作, 最后讓孩子張口, 看牙齒有無松動或脫落、口腔有無破損。 即使上述檢查完全沒有問題,

Advertisiment
還要繼續觀察1-2天。 主要觀察孩子的大小便有無變化, 如大便變黑、小便呈血色或黑色等。 一旦發現異常, 應及時送醫院, 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