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跌傷需要看醫生嗎

孩子跌傷需要看醫生

家長應學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妥善處理好孩子的跌傷。 若是一般的輕微的跌傷,那就不需要去看醫生,但是如果孩子是從高處跌下後受傷的,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要馬上送醫院治療,不可耽誤:

1、觀察四肢有否骨折、脫臼。

2、若傷及頭部應觀察頭部有無血腫,特別是應注意顱腦損傷出血。 如若孩子發生痙攣、嘔吐、神志昏迷等情況時,要火速送往有腦外科的醫院搶救。

3、傷及胸腹腰背部位時應看看有無腹部膨隆、腹疼、口渴及小便是否帶血等。 尤其應注意由於傷及脾臟造成大量內出血的嚴重情況。

Advertisiment

4、如果被髒或生銹的銳器割傷,或傷口大而深,有可能被破傷風桿菌感染,此時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5、發生扭傷後要注意關節韌帶有無裂傷。 如果發現孩子有骨折或關節脫位的跡象,比如疼痛難忍、患側肢體不能動彈時應去醫院及時診治。

Advertisiment

6、摔後兩日內,出現了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一般如果摔到頭部後引起重度腦震盪或顱內出血,會很快發作,最晚也在24小時內就會發作,所以有症狀要儘快去醫院。

孩子跌傷家庭護理流程

兒童最常見的外傷是擦傷,俗稱“擦破點兒皮”,即皮膚表層被擦破,有少許滲血。 擦傷面積較大時,看上去紅一大片,但家長不必擔心,因為實際的出血量非常少,多見於肘、膝關節。 家庭急救措施最需要做的治療是清潔傷口創面,因為髒東西的嵌入可能會引起感染。

1、用乾淨水(如醫用生理鹽水、純淨水、蒸餾水、礦泉水)沖洗創面,去掉皮膚表面的髒東西。

2、可以用溫肥皂水清洗創面周圍污染較重的皮膚。

Advertisiment

3、沖洗乾淨後,在創口表面塗抹絡合碘。 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等待癒合。

4、若傷口較大或處理後仍有滲出,則需用無菌或醫用紗布簡單包紮。 當然大多數擦傷不經治療便會結痂,為最好的自然癒合方式。 這種情況不建議使用創可貼。

5、當血出得很快,出血量又很多,臨時性急救方法就是馬上施行指壓法止血,即迅速用手指將受傷的血管向鄰近的骨頭上壓迫,壓迫點一般在離心臟近的一端。 四肢部位的大出血,也可用橡皮管、橡皮帶充當止血帶,但應注意每隔30分鐘左右放鬆一次止血帶,以免影響血液迴圈。

6、若出血量不多,比如手部小而淺的傷口,可將小兒患側手部舉高,並捏住手指根部兩側,使出血止住。 絕大部分的創口較清潔,可用碘酒、酒精塗傷口周圍的皮膚,用乾淨消毒紗布包紮好。

Advertisiment
如傷口無感染徵象,過兩天可用酒精棉球再消毒傷口一次。

孩子跌傷後需要注意什麼

1、不論跌傷的情況如何,都不能給小孩吃止痛藥和鎮靜藥等,特別是不應馬上哄孩子入睡,因為這些做法都能掩蓋病情,使病情加重。

2、在送醫院的路上應儘量讓孩子保持一定的姿式,如骨折後可將患肢相對固定,這樣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並減輕疼痛。

3、發生扭傷後應限制小兒活動受傷的關節,特別是踝關節扭傷後,應將小腿墊高。 早期處理宜冷敷,以後用熱敷。 一般在1~2天后可在患處進行按摩,促使血液迴圈加速,腫脹消退。

4、當孩子在走路時跌傷,大多傷及表皮,有血腫形成時,可把冰塊裝入小塑膠袋用毛巾包好,冷敷局部以起到止血止疼的作用。

Advertisiment

5、表皮被擦破時,可用乾淨濕布擦淨傷口及周圍,然後塗上紅藥水,數日後可有血痂形成,但不能用手摳,應讓其自行脫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