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迷戀電子產品怎麼辦_如何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迷戀電子產品怎麼辦?電視、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電子產品如今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而孩子自然也深受它們的影響, 樂衷看電視、喜歡玩IPAD。 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孩子迷戀電子產品怎麼辦?

Advertisiment

一、為什麼要遠離電子“螢幕”

理由1:影響寶寶視力

看電視、電腦或iPad等電子產品的螢幕, 會對寶寶的視力產生極差的影響。 特別是2歲以下嬰幼兒, 眼睛的屈光等調節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 他們對於強光的直接刺激難以調節和適應。 特別是對於時明時暗、不斷變化的螢幕, 孩子們的眼睛是難以適從的。 有時孩子為了看得更清晰, 孩子們會會不由自主出現歪頭姿勢, 引起斜視。

理由2:不利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家長也許以為電視節目或iPad的益智類遊戲能夠説明寶寶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但事實上正好相反。 這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應該依賴於互動的環境,

Advertisiment
對語言的培養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進行。

理由3:影響寶寶行為和交際能力的發展

之所以經常對著電子螢幕會影響到寶寶的交際能力, 這是因為熱衷於電視節目或電子遊戲的寶寶, 會非常沉迷其中, 從而減少寶寶參與社交的機會, 也就導致了他們交際能力逐漸減弱的後果。

理由4:影響寶寶運動能力發展, 容易變成肥胖兒童

經常坐在沙發裡一動不動地看電視或者玩電子產品, 容易讓寶寶變成“小土豆”, 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再吃些零食, 那麼寶寶很容易“橫向發展”, 成為肥胖兒童。 而且總是看電視不運動, 也會影響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和身體的健康發育。

二、如何讓孩子遠離電子“螢幕”

Advertisiment

1、父母應該限制孩子對著螢幕的時間。

對於還處於2歲以內的嬰兒是不能允許其看電子螢幕的;2歲左右的孩子看電視20~30分鐘之後就休息一段時間;3歲的孩子持續看電視的時間也不能超過1個小時。 看過一段時間的電視後, 孩子就應該到外面玩玩。

溫馨提示:和孩子有個約定

為了讓寶寶看電視有所節制, 家長可以事先和孩子有個約定, 並且家長一定要執行這個約定, 這樣做也能夠從側面督促寶寶成為“言而有信”的人。 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與寶寶“拉鉤鉤”。 如果寶寶不遵守約定, 就需要家長給到寶寶一定的懲罰。

2.哺乳和用餐時間遠離電視

雖然吃飯時看電視是一些大人們的習慣, 但是為了使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Advertisiment
更健康地成長, 小編在此建議爸爸媽媽在小寶寶哺乳時間或者用餐時間把電視關上, 仔細品味食物的味道, 這樣有利於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

3.用親子活動替代電子產品

如果能夠與寶寶一起玩一項寶寶喜歡的運動或者遊戲, 用其他事情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就能暫時擺脫電子螢幕對寶寶的吸引力啦!在家裡和寶寶一起玩玩具做遊戲, 一起看小人書, 或帶寶寶去旅行。 雖然這些親子活動比寶寶看電視、玩遊戲讓大人覺得麻煩許多, 但是這些活動卻能夠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例如增進寶寶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等。

4.鼓勵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

爸爸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父母可以提前為為寶寶準備一些可用於集體遊戲的玩具,

Advertisiment
如積木、百科圖書等。 這種做法不僅能夠培養寶寶的分享合作意識, 也能培養寶寶以後的社交能力。

5.父母應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 如果父母就經常玩電子產品, 孩子也會很快對電子產品產生濃厚的興趣。 所以父母應該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給寶寶樹立一個好榜樣。

很多家庭都會給寶寶買電子產品, 看見寶寶玩電子產品時開心的表情, 爸爸媽媽們覺得很不錯。 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 這些好玩的電子產品對寶寶都有一些潛在的危害。 寶寶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一定要適度, 避免讓寶寶沉迷在電子產品的世界裡。

三、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1、體驗“甜”“苦” 抓住孩子的典型事例,説明孩子體驗“好習慣讓自己嘗到甜頭,壞習慣使自己吃到苦頭”,如向別人做鬼臉引起人家反感,吹牛當眾被人揭穿等,最好養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良好行為方式。

2、好習慣黃金表自己製作一個簡單的日曆表,日期是一個月,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然後讓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對自己進行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劃對號,沒有做到,就劃錯號。然後月底跟孩子聊聊當月的體驗和感想。

3、親子契約爸爸和媽媽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孩子也可以給爸爸媽媽提出幾點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如果沒做到,有什麼樣的懲罰。這些都寫下來,雙方確認、簽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監督。

1、體驗“甜”“苦” 抓住孩子的典型事例,説明孩子體驗“好習慣讓自己嘗到甜頭,壞習慣使自己吃到苦頭”,如向別人做鬼臉引起人家反感,吹牛當眾被人揭穿等,最好養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良好行為方式。

2、好習慣黃金表自己製作一個簡單的日曆表,日期是一個月,讓孩子把想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然後讓孩子自己每天在日期下面對自己進行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劃對號,沒有做到,就劃錯號。然後月底跟孩子聊聊當月的體驗和感想。

3、親子契約爸爸和媽媽可以給孩子提出幾點要求,孩子也可以給爸爸媽媽提出幾點要求,如果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如果沒做到,有什麼樣的懲罰。這些都寫下來,雙方確認、簽字,孩子和父母按要求相互監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