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發展過程度中,會出現兩個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是孩子三四歲的時候,第二反抗期是孩子的初中階段。 但兩個反抗期有不同的特點:孩子在第一反抗期,主要是為了爭取自我主張,獲得活動自由。 如“讓我自己穿衣服”、“讓我自己走路”等等。 孩子在第二反抗期的獨立自主要求則是全面性的,是孩子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劇烈變化的時期,孩子的獨立意識和成人意識開始覺醒,強烈渴望擺脫家長的束縛,按照自己的意圖和想法獨立行事。
Advertisiment
孩子的第二反抗期的主要特點
一是對現有社會地位的欲求不滿。 由於孩子“成人感”的形成,他們要求具有和大人相當的社會地位和決策權力,反抗在家裡的從屬地位,更反對家長權威式的干涉。
二是與大人在觀念上的碰撞。 初中孩子開始對自然世界、社會生活、人際交往等問題進行思考,並且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Advertisiment
三是不能自控的情緒波動。 由於孩子生理加速發展而造成的對身心發展現狀的不適應和不平衡,他們在缺乏準備的條件下,面對許多矛盾和困惑,這些不斷出現的“麻煩”,常常讓他處在焦慮的情緒背景中,遇到不滿和不平之事,容易出現突髮式的情緒失控。
如果家長依然像教育小學生那樣,事事干涉,必然引起孩子的不滿。 倘若家長用高壓手段,會引起孩子更大的不滿和反抗。
Advertisiment
對待孩子逆反心理的幾條妙方
1、給孩子平等的發言權
當父母讓孩子發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耐心傾聽。 無論孩子講什麼,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這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瞭解孩子,以便對症下藥,解決矛盾的一個途徑。 (2)不隨意指責或草率評論。 家長應克制自己的情緒衝動,讓孩子把話講完,避免隨意的指責引起雙方的不快。 (3)作出積極反應。 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後,家長應作出積極的姿態:“你這個想法不錯,要是再加一點或再改一點就更完善。 ”家長的積極反應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有利於雙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Advertisiment
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長應懂得如何熟練地運用批評藝術:(1)分清場合和措辭。 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 (2)批評措辭要適當,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麼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 (3)對事不對人。 真正懂得批評的家長,著眼點應該放在如何促進孩子改正缺點上,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 即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4)適當冷處理。 當孩子情緒反應強烈、言語衝動的時候,家長乾脆採取不理睬的態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衝動後再作批評。
2、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
Advertisiment
3、採用實踐體驗法
用實踐體驗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頭說教有效得多。 一位父親曾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傍晚,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西瓜攤賣西瓜就非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抱回去太累人,不買。”兒子不高興了:“我要買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兒子抱著買的西瓜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一路歇了幾次才把西瓜抱回家。這一體驗讓孩子感觸頗深:“吃個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體會到父親的苦心 。
(責任編輯:倪娟) 一位父親曾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傍晚,父親與兒子散步時,兒子看到西瓜攤賣西瓜就非要買。父親說:“離家太遠,抱回去太累人,不買。”兒子不高興了:“我要買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習。”父親略一思量,對兒子說:“買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兒子抱著買的西瓜走,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一路歇了幾次才把西瓜抱回家。這一體驗讓孩子感觸頗深:“吃個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體會到父親的苦心 。
(責任編輯: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