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這樣子,證明已寵壞

很多人覺得孩子皮一點是聰明, 可是當孩子皮過了就變成了熊, 這就不止是聰明了。 可是很多老人家就是覺得這種調皮搗蛋的孩子就是聰明, 還喜歡誇這樣的行為, 結果小孩子在得到肯定之後變得越來越熊, 最後成為了一個不懂事, 被寵壞的熊孩子。 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是聰明, 什麼樣的孩子是被寵壞了的熊孩子呢?

1.對他人發脾氣

當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會大發脾氣。 有些孩子不僅僅是在家裡面當大王, 動不動就發火, 到了外面面對他人也是如此, 他已經習慣了大家都圍繞著他轉,

Advertisiment
但是外人不會也像家裡人一樣寵著他, 所以當孩子不管面對誰的時候總愛發脾氣就要注意了。

2.用他人的東西進行談判

聰明的孩子會和人談條件, 如果用自己勞動所得和你談條件, 比如我今天自己穿衣服你就帶我去動物園這樣談是可取的。 可是有些小孩子用他人的東西和勞動來談對自己有利的條件, 那就是強取豪奪, 比如說“你不帶我去動物園我就不還你手機”, 這屬於典型的強盜邏輯。

3.不懂得分享

小孩子要學會分享, 懂得分享的孩子才不會變的自私自利。 過分自私自利的孩子能夠從玩玩具看出來, 如果這個孩子根本捨不得自己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玩或者碰, 那家長就要注意了,

Advertisiment
這樣的行為代表了孩子的自私自利心理, 那麼小的年紀不應該有這樣的心理和行為。

4.試圖控制家裡人

撒嬌和控制是有區別的, 比如孩子說他想做什麼, 一般就是撒嬌, 但是如果孩子用命令的口吻說“你不要看書了”、“你不要玩手機了”, 就可能是一種怨懟, 賭氣, 甚至控制。 這樣的話語往往潛臺詞就是你要聽我的, 他才是家庭的核心成員, 他的地位是最高的, 你們都要聽他的話。 這樣的孩子內心裡覺得自己是地球的核心, 所有人都該圍著他轉, 為他服務, 如果得不到滿足很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行為。

5.永不知足

永遠無法滿足他的要求, 對自己嚴格要求, 希望自己能夠更進一步從而對自身不夠滿足屬於上進。 但是如果對他人要求嚴格,

Advertisiment
對自己沒有要求, 總是覺得別人沒有“伺候”好他, 很難滿足他的要求, 這就變成了極度的自私和享受, 典型的被家裡人一味的滿足而慣壞了。

相關用戶問答